Page 23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23
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学校。2003年,取消《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贯彻实施《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施行方
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方案)实施办法》。2005年,中小学体育场馆达标率小学64.65% 、初中
77.50%、高中93.33%。
开展传统项目活动 1990年,舟山中学被定为省体育人才后备试点学校(1994年停招初中生后,改在
定海五中)。至1994年,全市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普陀中学(篮球)、沈家门小学(游泳)、定海城
关中心小学(乒乓球)、岱山东沙中心小学(乒乓球)、岱山高亭中学(排球)。1999年调整为普陀中学(篮
球)、定海一中(篮球)、菜园二小(排球)、敬业小学(排球)、海山小学(乒乓球兼棋类)。2001年,在定
海五中挂牌成立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全国百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试点单位之一。2005年,普陀东港小学
被中国棋院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是年,全市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所:普陀区沈家
门小学(篮球)、普陀区第二中学(篮球)、定海区第五中学(篮球)、定海区海山小学(乒乓球)、岱山县高
亭小学(排球)、岱山县衢山敬业小学(排球)。
卫 生教育
1989年,中小学共有校医18人、保健教师249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6人。完中均有医务室,90%以上初
级中学有保健室。城乡中小学每年开展学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1990年,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发《学
校卫生工作条例》。次年,建立76所中小学视力观察点和一年两次视力通报制度,中小学每两周开设一节卫
生课。1993年,加强对课间餐管理和检查;次年,禁止设课间餐。中小学全部开设体育与保健课。1995年起,
每年下发《学校卫生工作意见》,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指导和检查,并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
1996—999年,中小学普遍开展口腔保健、青春期健康与人口理论教育。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
1
活动时间,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学校加强用水、食堂卫生检查,建立学生卫生晨检制度、学生
个人卫生评比制度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制度。中小学生近视率、近视新发病率下降,视力恢复率提高。1999
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率分别为11.97%、63.41%和81.03%,近视新发病率分别为2.56%、7.28%和
10.39%,视力恢复率分别为7.60%、3.02%和1.01%。2000年,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展口腔保健教
育活动,初、高中女生实施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全市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启动心理健康教育。次
年,成立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2004年,校医协会建立季度轮检、
每月例会制度,对药品管理、消毒制度等进行规范。学校利用黑板报、电化教育及各个卫生日,开展针对性
健康宣传教育。改善食堂卫生,市属学校食堂全部达到市卫生局C 级以上学校食堂评定标准。2005年,岱山
实验学校初中部、定海一中、舟山小学、沈家门中学被世卫组织(WHO)浙江项目合作组授予“推广发展健
康促进学校”铜奖。是年,中小学有校医30人,保健教师103人,120所学校建有医务室。
艺 术 教 育
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全市根
据各地实际,制订县(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是年,开展“一个乐队、一个演出队、一个书法美术兴
趣小组、节日一台戏、每周一歌、每月一舞”的“六个一”活动,鼓励学校创艺术特色,发展学生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