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5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1715
第三十四编 丛 录
晁作乱于翁山”或“袁晁在翁山率兵起义”欠妥(见 868 页)。但新旧《唐书》《太平寰宇记》《四明图
经》《四明志》均记“袁晁作乱于翁山”。1995 年 10 月出版的《宁波市志》亦记:“宝应元年(762),台
州人袁晁在翁山(今舟山)起义,攻占台、温、衢等州,聚众 20 万,建元宝胜。十月初十进占明州,次
年(广德元年)为唐副元帅李光弼所败,四月初擒,十月被斩于长安。”故对《前志》所记存疑。
关于废翁山县时间
《前志》以《唐会要》为依据,把废翁山县的时间定为唐广德元年(763)三月四日。理由是起义
已在广德元年四月平息,袁晁已在广德元年十一月处斩,不可能拖到大历六年(771)才废县。应以
“广德元年三月四日废翁山县”为准。这是《唐会要》的定论。此定论的问题是:起义是在广德元年
四月平息,袁晁是十一月被斩,为什么废翁山县在此前的三月四日呢?
事实上,袁晁被镇压以后,其残部仍在翁山活动,并不断袭击沿海地区,后来朝廷派兵除其残
余,才于大历六年(771)废翁山县。新编《宁波市志》亦记“大历六年(771)撤翁山县,并其地入
县”。
孙恩起义时间问题
《前志》说:琅琊人孙恩在今舟山岛起兵反晋,东晋元兴元年(402)三月失败(见大事记第一条)。
据考证,孙恩起义,又称孙恩、卢循起义;孙恩、徐道霞起义,其时间是公元 399 年至 411 年。
402 年孙恩死后,其妹夫卢循率余部数千人南下广州一带,因为卢循动摇妥协,全靠妹夫徐道霞支
撑,故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又称“孙恩徐道霞起义”。故其起义失败时间应在 411 年。
宋高宗在紫微避难时间
《前志》“大事记”说:建炎三年十二月十九日,高宗赵构逃至紫皮岙(今紫微乡),二十六日往
温州。翌年正月十六,金兵追至昌国,闻高宗逸,毁城门南追。
据台湾出版《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宋高宗“二十六日庚子,自昌国航海南走”,“四年正月初
一甲辰朔,大风,御舟碇海中不能航,正月初三丙午,御舟至台州章安镇”。
可见,宋高宗是十二月二十六日离开紫皮岙的,因大风,在舟山海域不能行,次年正月初三才
离去。如此算来,总共在舟山停留 15 天。
(撰稿:何雷书)
(五)史事辨析两则
《送冯判官之昌国》的作者是张宪而不是苏东坡
《送冯判官之昌国》是人们引用得比较多的一首诗,长期来都以为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豪放
派诗人、大文豪苏东坡。既是苏东坡作品,标题又写昌国,诗中有“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
吐”,直指舟山的兰秀山、桃花山、小白(普陀山原名小白华)等诸多岛名,故而常被引用来说明舟
169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