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4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734
海区志
定
舟
山市
舟山市定海区志
1988~2007 年,围绕经济工作,通过深化改革、清费治乱、整顿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规范价
格、收费行为,价格、收费环境明显改观。重点落实水、电、气、医药、教育等商品价格和收费措施,
做到“管少管好”;花大力气清费减负,规范收费行为。2000~2007 年,按规定取消区级行政事业性
收费 140 项、降低标准 16 项,年减轻全区群众负担 1931.3 万元;不断强化市场价格行为整治,打
击各类价格欺诈行为。2003 年“非典”期间,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是头等大事,启动价格紧急监测预
警机制,贯彻实施省、市对部分中药材、口罩、消毒液等防治“非典”相关商品的价格干预措施,遏
制与防治“非典”有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积极倡导商业企业诚信经营,从 1994 年开始,先后
四次开展物价信得过单位评比活动,2006 年在白泉推行明码标价示范街活动,2007 年把明码标
价推行到全区 300 多家“百村万县放心示范店”。价格监督检查逐步转向以专项检查和市场检查
相结合、专业检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方式,同时注意发挥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形成专业检查为
主,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为辅的价格监督检查格局。1988~2007 年,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 893
件,没收非法所得 370.74 万元,退还用户 228.93 万元,罚款 15.46 万元,经济制裁总额 615.13 万
元。
2001 年起,国家进一步强化农村价格管理。是年,全区 15 个乡镇街道、189 个行政村全面推
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翌年经区政府批转,在全区建立区、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设立
乡镇(街道)价格监督站 15 个,聘任价格监督员 180 人。此后,根据人员变动,价格监督员数次改
聘,至 2007 年,实际聘任 156 人。
第三节 价格管理改革
1989 年,对自行车、电冰箱等 12 种放开商品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对彩电、钢材、农用生产资
料、白糖、火柴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1990 年,物价工作从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严格控制物价水平,调整价格机构,整顿
价格秩序,继续深化价格改革。1 月,对定海城区理发实行最高限价,如,男子游泳式(理、洗、修,一
级理发员)收费 1.30 元 / 人次。2 月,整顿机制冰销售价格和水产冷库收费,重申机制冰销售价格、
水产冷库收费属于国家定价,取消企业上浮 15%的规定,允许下浮,幅度不限。3 月,国产彩电调
低特别消费税,取消在价外征收国产化发展基金。一季度,整顿棉纺织品价格,对棉纺织品原料和
纱、布实行严格的国家定价,棉纱、棉布和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床单等针棉织品不实行计划内外
两种价格。对地方管理的平价粮供销方案、定量供应猪牛羊肉零售价、普通肥皂、民用煤及煤气、
农用塑料薄膜、自来水、碳酸氢铵及过磷酸钙、市内公交车票价、地方煤矿价格、地方公路水路客
货运价、中小学学杂费、新增行政事业性收费、物资收费 13 种商品和收费仍需报国务院特批,省
内产黄酒、啤酒、洗衣粉、奶粉价格报省物价局审批。 10 月,成品服装中涤棉中山装、男式全白衬衣
实行指导性差率管理,其余品种实行市场调节价。
1991 年,随着市场供需矛盾缓解,逐步放活价格管理,放开猪肉、水产品、食糖、服装、卷烟价
格。其间,取消猪肉、水产品、豆制品凭票供应,放开价格,对居民由暗补改明补。对粮油统销价格、
棉纺织品、成品油、煤、钢铁、电等基础产品价格以及交通运输、教育、医疗、邮电等服务收费价格
7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