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7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57
·22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二,《诸蕃志》是亚非欧中世纪珍贵的历史文献。该书明确记载了
宋代泉州有三大海外航线:一是东北线为泉州——明州(宁波)——高丽
(今朝鲜)——日本;二是东南线为泉州——澎湖——麻逸(今菲律宾民
多洛岛)——渤泥(今印尼加里曼丹);三是西南线为泉州——西沙——
占城(今越南中部);其中一路至渤泥;另一路自占城抵三佛齐(今苏门
答腊),越过马六甲海峡 , 经细兰(今斯里兰卡) ——印度故临——波斯
湾——沿阿拉伯海——西行至亚丁湾和东非的弼琶罗(今索马里)——层
拔(今桑给巴尔)。这条跨越洲际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航线,今誉为“海上
丝绸之路”。
《诸蕃志》记载了中世纪亚非欧浓郁的地域风情。交趾国(越南)“以
七月十五为大节,岁时供佛,不祭先,病不服药,夜不燃灯”;琉球国(日
本冲绳)“男女皆以白苎绳缠发,从头后盘绕,及以杂苎杂毛为衣,制裁
不一,织藤为笠,饰以羽毛……无赋敛,有事则均税”;三佛齐(苏门答
腊)“国王出入乘船,身缠缦布,盖以绢伞,卫以金镖,其人民散居城外,
或作牌水居”;女人国“以女为国王,妇人为吏职,男子为军士,女子贵,
则多有侍男;男子不得有侍女,生子从母姓”;大食国“王与官民皆事天。
有佛名麻霞勿。七日一削发剪甲,岁首清斋,念经一月。每日五次礼天”;
穆斯林商人来华,“有番商曰施那帏,大食人也。侨寓泉南,轻财乐施,
有西土气习,作丛冢于城外之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诸蕃志》“所
记海国之广,东自日本,西抵西细利,沿海诸国几尽列举无遗。现存地理
外纪类书,未有详细如此编者也。三佛齐条足补缀室利佛逝国史,与《大
唐西域记》补缀印度史,功绩相同”。(冯承钧:《诸蕃志校注序》)可
见,《诸蕃志》确是亚非欧中世纪珍贵的历史文献。
第三,《诸蕃志》是《宋史·外国传》的主要底本。正因为《诸蕃志》
“志国”之广,“志物”之丰,“志道”之远,“志俗”之奇,前所未及,
故元代修《宋史》时,成为《外国传》的主要蓝本。如《宋史·外国传·流
求国传》,就本于《诸蕃志》,并与“毗舍耶”并为一传;《宋史·外国传·日
本传》即本于《诸蕃志·倭国传》。因《诸蕃志》性质为海外贸易专著,
故对贸易结算方式比较重视,这也为《宋史·外国传》所本。《宋史·外
正文.indd 222 2017/10/31 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