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45
相关联的。《宋史本纪·瀛国公》记载:“德祐二年正月……遣人召陈宜
中于清澳,宜中来谒,复召张世杰于定海,世杰亦以所部兵来温之江心寺。”
此“清澳”与青山的“青岙”、七都的“青奥”都不同,“清澳”两字都
加了三点水偏旁,分明是指洞头大门岛的“清澳”,它是地处海洋的地方。
由此可知,史料早已根据其语境用“青岙”“青奥”“清澳”三个音同、
形不同、义也不同的词给这三个地方进行科学命名,使之一清二楚地区别
开来。然而,这里的“清澳”,并不是真真正正的洞头清澳,而是宋史编
著者元末丞相脱脱等人以为重名而误写,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当时陈宜中
正隐居在青岙(青山)地方,所以这个“清澳”应该是指青山的青岙。
因此,区别好“青岙”“青奥”“清澳”三地名的不同字形,不只是
对号入座,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其坐落的地点。
譬如,《宋史兵志·兵六(乡兵三)》载:“建炎后寨兵。温州十三寨(城
下、管界、馆头、青奥、梅奥、鹿西、蒲门、南监、东北、三尖、北监、
小鹿、大荆)。”其中“青奥”无疑指七都青奥,因而青山青岙没有设寨
的史载。比如,叶适《故知广州敷文阁待制薛公墓志铭》中说:“六年,
高宗帆海入青岙门,幸水陆寺。”这里“青岙门”与“青岙”截然不同,
前者三字,后者两字,青岙门的中心语是“门”,青岙的中心语是“岙”。
那么青岙门究竟在何处?《大清一统志》有释:“青岙山,在永嘉县东北
二百里海中,两山对峙如门,亦名青岙门。”显然,青岙门是指“在永嘉
县东北二百里海中”的洞头大门。我们亦可根据语境实际进行分析,青岙(青
山)处于永嘉县东 30 里,与青岙门处于 200 里海中相距 170 里,青岙(青山)
又没有“两山如门的青岙门”,此青岙门明显不指青山,而是指洞头大门
岛的清澳地方。总之,凡史书诸如“青奥”“清岙”“清岙山”“青岙门”“青
奥门”“清澳门”此类不同于“青岙”的同音异形的地名,必须从实际出发,
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区别。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地名均非指龙湾区青山古地
名青岙。
原因之三:乱改地名。引用史料,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容蓄意篡改,
东 瓯
鸣 鹿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