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46

第四章  天台山与东南亚文化交流·111·



                           l962 年 11 月,演培法师第三度赴越弘法。1963 年 5 月,自越南飞抵
                       新加坡,在慈航示寂十周年主持菩提兰若法会。自该年起演培法师定居新
                       加坡,开始修建弘法道场,兴办福利事业。1981 年组建佛教福利协会,

                       亲任主席,并开始兴建福慧讲堂。1990 年 12 月,演培法师在新加坡普觉
                       寺信托会礼请下任住持           a 。



                                          第二节  新加坡天台宗的弘传


                           1929 年冬,宝静法师万里远航,乘轮由上海经香港,至缅甸仰光参

                       拜瑞光大金塔,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槟榔屿,所至之处,参访各国佛
                       寺和当地佛教界人士,如新加坡之转道、超真、瑞于,槟榔屿之本忠、来
                       果,缅甸之道阶、宝筏、心智、万慧、觉林诸法师。宝静法师缅甸、新加
                       坡之行,实开天台宗观宗讲寺与东南亚各国佛教界交往之先声。

                           天台宗与新加坡佛教界的交往,始于谛闲法师弟子宝静法师。宝静
                       法师至新加坡,受当时著名东南亚之普觉寺转道法师热情招待。转道法师
                       (1872-1943)为福建省南安桐林乡人,前清末年,曾与虚云大和尚同参
                       拜扬州高旻寺,后又共赴京师请龙藏。他曾在浙江天童寺参学七年,期间

                       曾向谛闲大师学天台教观。1913 年,至新加坡,相继创建丹绒巴葛普陀寺、
                       光明山曾陀寺,后者在他的努力下,成为东南亚最大的佛教道场。后被邀
                       驻锡天福宫(妈祖庙),与佛教护法李俊承、邱菽园、庄笃明等居士,发
                       起组织佛教居士林、中华佛教会,推动佛教的弘传,并连任两届新加坡中

                       华佛教会会长。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佛教,颇有推展之功,被誉为“新
                       加坡佛门鼻祖”。
                           宝静法师由转道法师陪同,参观了普觉寺、普陀寺,以及金吉港莲山
                       双林寺、昔光岗龙山连寺。回途再经新加坡,又参访了凤山寺兼城隍庙主

                       持瑞于法师。宝静法师回国后,观宗寺弘法学刊《弘法社刊》经常刊登新



                           a 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以及项敏:《天台宗在东南亚的百年传播》,载《台州
                       学院学报》2012 年 02 期。











          正文.indd   111                                                                     2017/10/31   15:01:02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