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69

·13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宋会要辑稿·职官》)
                       绍兴十六年(1146)宋高宗上谕又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
                       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宋会要辑稿·职官》)宋高宗既亲历章安

                       港与松门港两地,且南渡后财源匮乏,在此两地设立市舶,亦在意料之中。
                       故宋高宗两次上谕,认为“市舶之利,可少宽民用”。
                           宋代台州虽未设置市舶使,但有台州人赵汝适、谢采伯出任泉州市舶

                       使提举。谢采伯,生卒年不详,字元若,台州临海人。南宋宰相谢深甫子,
                       嘉泰二年(1202)进士。绍定(1228-1233)间,以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兼
                       权泉州市舶。《泉州府志》有传               a 。著有《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
                       原书久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录出,收于子部杂家类。《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杂论经史文义,凡五万余言”,“瑜多瑕少,要

                       亦说部之善本也”。






















                                                 临海港中津桥旧貌


                           赵汝适(1170-1231 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祖籍河南开封,
                       祖父赵不柔南渡后,于绍兴(1131-1162)初年寓居于天台县。宋宝庆元
                       年(1225 年)至三年(1227 年)以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兼权泉州市舶,在

                       任上“暇日阅诸蕃图”“询诸贾胡”“译以华言”,完成了中国最早的海


                           a 《泉州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年版。











          正文.indd   134                                                                     2017/10/31   15:01:0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