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73
·13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州与朝鲜半岛交往的是东晋天台山高僧竺法深(286-374)的《与高丽道
人书》:“上座竺法深,中州刘公之弟子;体德贞峙,道俗纶综;往在京
邑,维持法网;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顷以道业靖济,不耐尘俗;考室
山泽,修德就闲;今在剡县(今嵊州市)之仰山,率合同游,论道说义,
高栖皓然,遐迩有咏。”(《高僧传·卷四·竺法深传》)嵊州市为天台
山北麓,仰山与沃洲,俱在今与天台县一岭之隔新昌县,同属天台山脉。
这表明台州与朝鲜半岛已有交往。
大陈岛甲午岩即通往高丽的东镇山天然航标
唐永昌元年(689)台州司马孟诜,闻台州海岛东镇山“中有四岙,
极峻险,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嘉
定赤城志·卷二十·山水门二》)这说明台州到日本和高丽的商船来往频
繁,使用了天然航标。
《嘉定赤城志·卷十九·山水门一》又记有临海高丽头山,在临海“县
东南二百八十里,自此山下分路入高丽国,其峰突立,宛如人首,故名”。
东镇山即今台州椒江下大陈岛主山,高丽头山则在上大陈岛东南海边,均
居台州湾口的海道要冲,识别特征明显。
唐贞元廿一年(805)二月,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最澄至天台山求法,
学成回国时,住台州“通远坊”龙兴寺内,曾“货金贸纸”,抄写天台教
正文.indd 138 2017/10/31 1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