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43

·20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唐中宗在诏书中认为:武则天当时只是“从权御宇”,“唐周之号暂殊,
                       神稷之作斯永”。因此,“中兴”提法不妥,不许再用,全国寺观则改名
                       为“龙兴”。神龙三年(707)“三月庚辰(按:神龙三年三月,并无庚辰,

                       只有是年四月廿四才是庚辰),改‘中兴’寺观为‘龙兴’,内外不得言‘中
                       兴’”。(《旧唐书·中宗纪》)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所载“景龙三年
                     (709),改为龙兴观”;系“张冠李戴”。《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

                       载:“龙兴观,贞观五年(631),立为西华观。垂拱三年(687),改为
                       金台观。神龙元年(705),又改为中兴观。三年(707)三月二十四日。
                       复改为龙兴观。”
                           由此而知,龙兴寺神龙元年初名中兴寺,神龙三年三月改龙兴寺。历
                       史的台州龙兴寺,虽乏史籍记载,但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地位并

                       未改变。日本田村晃祐教授、里道德雄副教授等热心中日友谊的学者,远
                       涉重洋,专程考察,致涵深究,即是最好的例证。
                           经圆珍《行历抄》记载与笔者考证,撰文《揭开台州龙兴寺的千古之
                           a
                       谜》 ,终于解开了台州龙兴寺的千古之谜。临海市根据这一研究成果,
                       于 1999 年 1 月,在原址重建了唐代千年古刹台州龙兴寺,恢复了最澄当
                       年在此受菩萨戒的“西厢极乐净土院”,今日本天台宗僧众与海内外游人
                       瞻仰古迹,络绎不绝。这既为台州历史文化恢复新亮点,又为台州海外文
                       化交流平添新内涵。因笔者当年考证台州龙兴寺始建与改名时间,采杜光

                       庭“景龙说”有误,今特为匡正。



















                           a 载《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号》,1990 年第六期。











          正文.indd   208                                                                     2017/10/31   15:01:0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