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47
·21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铃杵真言供养。知事僧惊来告:茶八叶莲花纹,五百余杯有花纹。
知事僧合掌礼拜,小僧(指成寻)实知罗汉出现受大师茶供,现
灵瑞也。
日本僧人成寻供茶出现的是“茶花”,台州知州葛宏供茶出现的既有
“茶花”,又有“罗汉饮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所谓茶花,
即飘浮在茶上的一层泡沫。陆羽《茶经·五之出》载:
(茶之)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之者曰饽,
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
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至于出现“八叶莲花”“大士应供”,则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名
为“茶百戏”或“分茶”,约始于北宋初年。北宋初年的陶谷(903-970)
曾游寓天台石梁桥,作为“重重翠嶂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对境不容
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的《石
梁诗》。其茶文化名作《清异录》
载: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
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
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
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
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
人谓之“茶百戏”。
“分茶”,亦名“水丹青”,
宋代诗人成万里、陆游均有诗题
咏。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云:“矮
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据说,当时有位僧人,名叫福全,
精于分茶,有“神通之艺”。他 《参天台五台山记》日本风间书房本
正文.indd 212 2017/10/31 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