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0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70
第三章 两宋时期·235·
第六节 日僧无象静照与天台《石桥颂轴》
据朱刚、陈珏二先生合著的《宋代禅僧诗辑考·附录三·无象静照公
梦游天台石桥颂轴》 a 题记载:
《无象静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为宋末中日禅僧唱和诗
轴,留存于日本。首唱者为无象静照,乃日本僧,淳祐十二年
(1252)入南宋,上径山参石溪心月,嗣其法。景定元年(1260)
至育王山广利寺,司知客之职,时虚堂智愚移住育王,静照追随
左右,直至咸淳元年(1265)归国。在育王期间,静照与同时禅
僧有文字往来,景定三年(1262),静照登天台石桥为茶供,梦
入罗汉灵洞,见异花纷繁而落,五百罗汉出与相见,醒后作二颂
咏其事。于是四方尊宿纷纷寄送和作,乃裱成此轴,后携回日本。
现存有二本:一为彰考馆文库所藏江户中期写本,外题《无
象静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内题《无象静照公梦游天台偈附
(正)念大休序诸尊宿和》。《五山文学新集》即以此为底本排印,
所录除静照原诗二首外,有四十一人和作各二首,总计八十四首。
另一本题曰《无象静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收入《禅
家丛书》卷首第一番,为泷田英二所写本,与彰考馆文库本最大
差异在于:卷末“梓州希革”诗仅一首,而第二首署“此轩如芝”
作。
此外,彰考馆本作者之名置于诗前,单独一行;而《禅家丛书》
本置于第二首诗之末,且不另起一行。今据彰考馆文库本抄录,
而以《禅家丛书》本异文出校。
由上可知,据朱刚、陈珏二先生合著的《宋代禅僧诗辑考·附录三·无
a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9 月版。
正文.indd 235 2017/10/31 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