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3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73

·238·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1289),南宋临济宗僧。温州人,石溪心月之法嗣。咸淳五年(1269),
                       随兰溪道隆至日本。应北条时宗之请,历住禅兴、建长、寿福、圆觉等刹。
                       日本正应二年(1289)示寂,享年七十五,谥号“佛源禅师”。其流派称

                       大休派(又作佛源门徒),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遗著有《大休和尚
                       语录》六卷。(又作《佛源禅师语录》)《佛源禅师语录》刻版于日本弘
                       安七年(1284),大休正念在《自序》中写道:“余己巳首夏,离唐土天

                       童山,是岁孟秋抵日本国关东,遭逢檀度,开法禅兴。次迁建长巨福山,
                       再补寿福龟谷山。凡三处住持升座、小参、普说、法语、赞颂、杂记,侍
                       者辈集而成编。顾予纵心之年,老病侵寻,如太白之对残月,光景倏忽尔。
                       暇日亲手删繁,命工开刊,以待归寂方可印行。”
                           大休正念自称“己巳首夏”离开今宁波天童山东渡日本,己巳正是南

                       宋咸淳五年(1269)。大休正念在日本时期,蒙古人正横扫欧亚,他积极
                       参与抗击蒙古人入侵,面对强敌,正念在给北条时宗的法语中说:“所谓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 , 方可出生入

                       死,如同游戏之场;纵夺卷舒,
                       常自泰然安静。胸中不挂寸丝,
                       然立处既真,用处得力。凡总领
                       百万貔貅之士,如驱一夫,攘巨敌,
                       安社稷,立万世不拔之基,是皆

                       妙悟佛性之灵验也。”以此增强
                       时宗抗敌的信心,坚定其对禅宗
                       的信仰。并在一般的武士中传禅

                       授法,宣扬“临危不惧、视死如
                       归、孝悌忠信、英武多谋”精神,
                       祝愿“股肱忠亮,致四海升平”,
                       祈祷国家平安(《住建长寺录》),
                       对以后武士道的形成产生了深远
                                                            朱刚、陈珏二先生合著的《宋代禅僧
                       的影响。
                                                        诗辑考·附录三·无象静照公梦游天台石
                           又据台湾版《佛光大辞典》载:
                                                        桥颂轴》题记










          正文.indd   238                                                                     2017/10/31   15:01:09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