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09

·27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龙石柱作二层三间之门,金碧眩曜,上书‘丙午科张辅之家’(《漂海录》
                       卷一)”。两人促膝交谈,十分相契。临别张辅作《送朝鲜崔校理序》,
                       因其是当时唯一的海外交流文献,故录如下:


                               朝鲜宏文馆副校理崔溥,渊渊将其王命,括户口于其国之
                           济州岛。既而奔父丧,乘巨舟,涉海道以还。为暴风所逆,飘泊
                           入我健跳。守边堠吏往说之,告以故。遂迎其所率吏卒四十三人
                           者,馆之公所。将置之藩府,以达京师,而还诸其国。

                               子弟邦职请曰:“今之朝鲜,昔之高丽。箕子之遗墟,我
                           之东藩。其人必能持礼守义。”遂往访之,见其动静纡徐,声容
                           哀戚,盖患难不入于心,而克持丧礼者,因加敬焉。告之曰:“子

                           至此行,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者乎!是虽摧帆折楫于风
                           涛之中,神泣胆落,自分葬于鱼腹。抑知由是以睹中国之大观,
                           庸非天之意乎?
                               且朝鲜之陪臣,以职事来者,无岁无之。然皆辽东一道而入,
                           其于舆地广轮之博,版籍生齿之蕃,城池兵甲之利,声名文物之

                           美,古今兴亡之迹,固不得历览也。
                               子将行,上会稽,涉钱塘,追延陵渡、天堑,历吕梁之险,
                           登歌风之台,观泰山之巍峨,孔林之丛蔚,以极于皇都之大,举

                           朝鲜之以闻见自雄者,莫先焉。是亦此行之失收之也。
                               隋唐之际,中国之君,逞其好大喜功之心;而为之臣者,
                           复以率由汉晋故事济之。于是兵连祸结,数世无宁日,平壤、扶余、
                           银黄之野,流血千里,烟火辽绝,亦云殆矣。
                               迨我太祖平定海宇之初,诸臣亦有以郡县高丽为请者。上

                           念其率先臣属,立其君为朝鲜国王。保彼东方,圣子神孙,世守
                           家法。朝鲜之人,老子长孙,不识兵革。鸭绿之水,驻跸之山,
                           益高以清,故迹茫茫,不可致诘者,朝廷覆帱之恩也。

                               子归故国谒而君,以予言献之。臣节益坚,职贡益修,永
                           藩我东土,子亦有无穷之誉。是以此行之失收之也。”
                               崔再拜曰:“遐僻之人,死而生,幸也;闻至教,大幸也。











          正文.indd   274                                                                     2017/10/31   15:01:10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