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4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14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79·



                       兵器,编组训练。十一月,率部兵驻军台州,住节武场。是月,与谭纶同
                       游天台山。
                           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三月,改台、金、严参将,守台州、金华、

                       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整顿卫所武备,督造战船,严守海防。针
                       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台州沿海地形多沮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
                       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 12 人为一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

                       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利用作战训练间隙,撰成《纪效新书》
                       十四卷,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
                       使戚家军闻名于世。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万余、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宁海、
                       桃渚诸地,戚继光确立“大创尽歼”的灭倭战策,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

                       而后依次剿除,九战皆捷,擒斩倭寇 1400 余,焚死、溺死倭寇 4000 余名,
                       史称“台州大捷”和“辛酉大捷”。于“台州大捷”中得日本倭刀刀谱《隐
                       流之目录》一卷,据此改编成《辛酉刀法》,亦名“戚家刀法”,用于鸳

                       鸯阵。是年浙江倭患得以基本平息,升都指挥使,又募义乌兵 3000。
                           嘉靖四十一年(1562),福建倭患日趋严重,戚继光奉命率精兵
                       6000 入闽抗倭。至宁德,乘退潮率将士携稻草盖淤泥,涉海进攻横屿岛(今
                       宁德东)倭巢,斩倭 2600 余。转兵福清,深夜攻占牛田(今福清东南),
                       被倭寇称为“戚虎”。乘胜进至兴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敌不意,夺

                       占林墩(莆田南),先后捣毁福建三大倭巢。班师浙江,升都督佥事,任
                       副总兵,守卫闽、浙海防。
                           嘉靖四十二年(1563),新倭日增,围兴化,据平海卫(莆田东南)为巢。

                       戚继光第三次赴义乌募兵万人,奉命率中路军与右路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左
                       路广东总兵刘显协力作战,攻克平海卫,斩倭 2200 余,缴获器械 3900 余件,
                       救出被掠男女 3000 余。不久,升福建总兵,镇守福建及浙江温州、金华两府,
                       督理水陆军务。
                           戚继光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任浙江都司佥事;至嘉靖

                       四十一年(1562)升任福建副总兵,在浙抗倭八年。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
                       前,其抗倭重心在宁波(舟山时属宁波)与绍兴,故宁、绍、台参将公署












          正文.indd   279                                                                     2017/10/31   15:01:11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