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9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49

· 344  ·  开化古籍丛书                                               《太平策》卷一       · 345  ·






 递饭钱,百端需求,囚人俯首听命,莫敢谁何。  不计其数,纵贿挥金,略不爱惜,鞍马骑从,有似贵游。或以坐子为家,或取
 此数者,少出倍入,利多害寡,更得免粮,诚为过矣。既与免粮,乃令税  乐人为妾,似此之流,大伤风化。究其所因,自韩光甫以说谎出入于托和巴之
 户与之包纳。以诗礼阀阅之家,而与小夫贱隶代输户粮,出于无辜,甚抱不平。  门,不及半年,便除杭州府判,人争羡慕,谓投当怯薛者,即可得六品管民官。
 如蒙垂听,将包纳之米仍令各户自认输官,正供使令之末,初无重难,虽不免  扇惑富豪之民,妄生奔竞之心,皆其有以召之也。
 粮亦可也。如或不然,照各色户计,依例开除,庶不致偏负累及于税家。更或  近睹朝省有严行分拣之令,私窃自喜,遭遇圣朝行此善政,虽被斥逐,实
 不然,径令包粮税家自行应当前役,虽不除粮,亦所甘心。此事甚易改正,惜  所甘心。岂谓各官头目,顾为私谋,不恤大体,其势必不可行矣。若去一人,
 乎未有言之者,惟明良采纳焉。  虽国家得省一名之虚费,而各官未免失一户之供给。取办于公而归利于私,宜
             其百端阻当也。今遽改前令,停罢分拣,固见圣德之宽容。然以为不当分拣,

 十六怯薛。古称侍卫禁直左右前后之人,今谓之怯薛歹。以今仿古,而  则宜拒绝于闻奏之初。如以为必合分拣,岂宜变易于已准之后?王言如丝,涣
 古者为数甚多,立名甚繁。今之名数,视古颇简。《周礼·天官冢宰》曰膳夫,  号犹汗,使既出而可以复反,百姓观瞻不可掩也。万世青史,谓之何哉?如速
 曰庖人,曰内饔,曰外饔,曰浆人,曰烹人,曰笾人,今之博儿赤也;曰幕人,  古儿赤、博儿赤、韫都赤、烛剌赤、昔宝赤、玉烈赤、阿察赤、火儿赤、秃赤
 曰司服,曰司丧,曰内宰,今之速古儿赤也;曰掌舍,曰掌次,今之阿察赤也;  等职员,皆君侧必用之人所不可少者。今后宜限以名数,择其人品,又以所职
 曰阍人,今之哈勒哈赤也;曰缝人,曰屦人,曰典妇功,今之玉烈赤也;曰宫人,  贵贱高下定其出身之例。遇有名阙,方许选补,则人心自无过望,而国家不至
 今之烛剌赤也。古者分以职役,定以等差,用当其人,人当其任,是以人无觊觎,  滥恩矣。如必阇赤一项,今省部台院诸司庶府,所用掾史吏贴,无非天子之必

 各守分义。今则不然,不限以员,不责以职,但挟重赀有梯援投门下,便可报  阇赤。各执所役,已有定员,不必又赘此虚名也。如怯怜口,除蒙古人外,若
 名字、请粮草、获赏赐,皆名曰怯薛歹。以此纷至沓来,争先竞进,不问贤愚,  汉儿皆是有户百姓,令就民间当差足矣。普天率土,尽是皇帝之怯怜口,何为
 不分阶级,不择人品,如屠沽下隶、市井小人及商贾之流、军卒之末,甚而倡优、  更分彼我?今正宫位下怯怜口,有总管府所管户计,又有四怯薛官所管身役。
 奴贱之辈,皆得以涉迹宫禁。又有一等流官胥吏,经断不叙,无所容身,则夤  殊不知在怯薛中者,乃百姓避役投充,以希望粮草赏赐耳。若将见在数目收作
 缘投入以图升转。趋者既多,岁增一岁,久而不戢,何有穷已?  投下户计,各令还家办课,通隶位下总管府管领,既免朝廷供给之虚费,又可
 夫怯薛之名,将以侍君侧,直禁庭也。今乃出入私门,效奔走于车尘马足  为正宫增办之实利也。如奥剌赤一项,各库钱帛已设库官六员,又有库子司吏
 之下,实当怯薛者十无二三。是各官门下之怯薛,非天子跟前之怯薛也。冒奉  人等,即是奥剌赤之名,足可任出入收支之责,何须重复滥设。更有皇太后位

 上之名,以供私家之役,此为欺罔之甚者。安而行之,不以为意。今各色怯薛,  下各色怯薛,今已终丧,犹拥虚语,循例供给,费破不资,稽之古典,实出无
 除近行人外,其余投入者,但知怯薛官排子头为使长,岁时馈遗,朝夕跟随,  名。所宜尽行放散,使之各务本业。如准所陈行之,自可免分拣之多事也。每
 给假还家,去来厚赂,所请粮草,分要过半。四怯薛轮当三日,例闲九日。而  岁国家省粮数十万石,段子数千万疋,岁收草料三中之一,足了支持。而百姓
 三日之内未尝执役,但早晚诣各门下见面呈身而已。富者财力一到,便可干别  亦免盐折草之料,官省其劳,民受其利,诚为两得矣。既有职役定员则挟赀投
 里哥早得名分。贫者苟焉栖身,以叨窃恩赏。诳上慢下,莫甚于此。今一人岁  入者,无所容力;既有出身定例,则别里哥选不禁自无。此国家无疆之休,子
 支粮十石,表里缎匹,双马草料,或三年四年,散钞一百三十锭。以有用之财,  孙万世之利也。

 养此无用之人,实于朝廷有损无益。诸王公子,例皆如此。进身既易,为弊滋多。
 愚臣不肖,隶名正宫位下阿剌赤身役,三年于兹,稔知其弊,常窃自笑。  十七僧道。窃自唐虞三代以来,国祚延长,群生康泰,不闻有释老也。三
 每岁朝廷支粮给衣以养我辈,何补于国哉?今江北江南,富家巨室夤缘而至者  国六朝以后,僧尼道士始布满天下。求福田利益者,不之老则之释。人君好尚,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