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6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86
· 382 · 开化古籍丛书 《桐山老农集》卷二 · 383 ·
意其余风犹在,吾又不往;吾以为游秦乎,夫秦弃礼义尚勇力,今吾冠章甫衣
缝掖无所用之,吾又不往;吾以为游郑乎,桑间之音靡靡之乐,夫子之所放也, 送徐仁可之上海典史序
而以我为愿闻郑声者乎?吾固不愿闻郑声者也,而吾又不往。是游也,舍京师
无适己。京师,风雨之所交也,文献之所宗也,四方之所辏也;无悲歌以感之, 友人徐仁可,世业儒。以儒者之业博大难成也,去而从吏。今为上海县典史,
无变诈以惑之,无勇力以威之,无郑声以荡之;遇则能使吾贵如瑚琏,通则能 将行,求赠言于予。夫仁可求言,岂徒以耀于人,盖将闻善言以自益也。试为
使吾明如秉烛,尊则能使吾重如九鼎,进则能使吾荣如春华。然则舍京师无适 仁可诵所言:夫常人之情,不刚则柔,刚则折,柔则屈,未有得刚柔之正者也。
己,子以为如何?子闻之,曰:智者不怀才以徇人,仁者不藏道以忘世。夫能 子独不见夫金乎,愈炼而色愈明,愈久而质愈坚,诚天下之至刚也,至于范以
有为之为才,人求之我舍之,非知也;人舍之我求之,非知也。夫道将以共由 为器,或方或员,细如丝,曲如钩,薄如纸,常如人意,是刚而能柔也,故刚
之也,己由之而不能使人由之,非仁也;天下不由之而已不去之,非仁也。嗟乎, 而不折。子又不见夫水乎,激之则溅上,决之则注下,东则东,西则西,是物
贵君、明君、重君、荣君在人,君贵、君明、君重、君荣在君、在人者,君无 之至柔者也,至其溃山岳突堤防,当之者摧,触之者倾,孰之能御,是柔而有
与焉;在君者,君其慎之。其游也,岂不绰绰哉。予往嗜学而不能馆于人,好 刚也,故柔而不屈。知其说者,斯得刚柔之正矣。仁可操刀笔,日久阅历,世
游而不能求于人,既无他能又苦家贫,用是常不能遂其志。君居则人敬以为师, 故日深,其于处己治人固已素定于胸中,岂假予言而自勉焉。若夫刚近于躁,
出则人慕以为友,予是以不及君,君自计有余矣,又何以谋于予也。 柔近于僻,毫厘之差,则失之愈远,岂但折屈而已哉。故为仁可诵之,使时以
是自考,则得刚柔之正矣,
送涅古柏主簿序
送郑道源之金陵序
至元二年冬十月,部使者至衢。衢去开化百五十里,民之耄耋相扶携造使
者庭,举主簿涅君之能,曰:君自始政,至今不怠,道路桥梁,无不理者,夏饥, 酿黍以为酒,曲糵之和有常剂矣。而其味之或甘、或冽、或辛、或旨,则
君赈恤有方,民无菜色。使者未之然也。至常山,常山邻县民不于其官之称而 非人之所能必也。调水以为羮,咸之以盐,酸之以梅,期于适口而已。然而欲
称君。至开化,民之举君益众,使者由是然之。案牍稽延以君,故无所问,复 甘而甘、欲酸而酸,则固人之所能必也。阴阳之相荡而人生焉矣,然而不能必
戒勉于政,慎厥终,邑人鲁贞曰:此可以见人情之所与也。苟不与,虽刑驱势 其昏明强弱也,犹酿乎酒之不能必其旨冽欤。人生而各有所业,欲儒者为儒,
迫不肯从。设有从者,非其情也。且君何以得是于人哉,其志确,其行直。其 欲吏者习吏,欲农者务农,欲商者从商,欲工者学工,犹调羮之能必其咸酸欤。
志确故不为贿动,其行直故不为私挠,确而且直,虽神鬼其顺之矣,况人乎。 然而人之昏明强弱之不齐,惟儒者能变之,农吏工贾不能也。人而不为儒,犹
且人之所以举君者,公耳。公者,人之所同也。夫民岂难治哉,得其情则喜, 弃稻粱而嗜穅秕也。夫为人而业儒,宜其世之人举皆以为儒也。而其从农、从
逆之则怨。为政者亦惟得人情而已,彼为政者,而人不与者,逆乎人情者也。 吏、从工、从贾者何其多也,惟其不为儒也,反群聚而笑之者有之矣。予尝求
夫上得民心,其次得民情,其次不失人情,然则君之得是于人者,盖不失人情 其故矣,彼窃儒之名而无其实者,听其言诚儒也,察其貌又儒也,闻其行则非
也。使君异时调他县,他县之政愈于今;升台省,台省之政愈于他县。是为不 也,其为世之訾笑儒也。世固有儒者,而人未之知也。夫儒者,以其所能必之
负邑人之所举,是为不负部使者之所与也。 志,而变其不能必之天。穷理则知可至矣,力行则德可进矣。守之以诚,则道
在我矣;行之以恕,则善及人矣。是儒者之能也,特患人之不知耳。苟知之则
将为之,为之不暇,又奚暇乎笑?往年,玉山郑复初笃学力行,由进士为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