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79
· 274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三 · 275 ·
以天无成命,在人自取,一意驾驭到底。起手便提涂山女,中以尧不姚告一证, 此言兴兵构怨,非永命之道。何智出蜂蚁之下也?蜂蚁皆各有王巢居穴处,
便是要惑妇者对看,正所以轻放妺喜诸妇,而专责惑妇者。夫惑妇而能不恶辅 如各为国,不轻相残害。蜂斗,则两结同死;蚁斗,则穷追务灭。故不轻斗。
弼、服谗谄,则妇有何害?然而恶辅弼、服谗谄,莫不由惑妇起。故以“殷有 中央共牧,言诸侯分各国,原初皆为中华,共主共牧天子之民,为一国之后者,
惑妇”一句断定,以明自取灭亡之第一戒也。一线血脉,元气浑成。极颠倒错 何得用私心,相怒而兵连祸结乎?即各国自私矣。亦当知,蜂蚁自惜微命,其
综之奇,以行其起伏、照应之正。果通其意而读之,其文心变化,前后如江北 自保之力何等坚固,不轻斗争乎。今不务自固于内,而轻逞怒于外,蜂蚁之智
江南,云峰遥对;又如三江五湖,朝宗归海。真文章独步,非直辞赋祖也。 不若,可不戒哉!
惊女采薇,鹿何佑?北至回水,萃何喜?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此言幸致之福未必邀也。《集注》:昔有女子,采薇有所惊而走,北至回水
此总结出天人相与之际,有一定之天理,人当知所戒,以祈天永命也。惟 之上,止而得鹿,其家遂昌炽,乃天佑之。言天佑善人,致福有因。一惊女采
思也。受礼受尊,礼为君也。言历观前古之兴者,皆皇天集命,而兴之以天下 薇得鹿,何足谓之天佑?北至回水之上,又别萃得,何喜而遂为天佑耶?理固
者也。及其亡也,曾无爽焉。则凡居其位者,可不思惟何者为取亡之事而谨戒 无幸致之福也。有之,则别有集命之因,非关得鹿也。
之乎?如不戒,则方受天下之尊礼,天又使他人至此位而代之矣。 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噬,音筮。两,音亮。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此言非分之欲,不可求也。《集注》:秦伯弟鍼。秦伯有啮犬,鍼请之,不与;
此发明惟何戒之之旨,以辅弼、不可恶,为第一义也。桀之亡,由恶辅弼; 以百车易之,不听。因逐鍼奔晋。言兄有噬犬,非本分中所有,弟何欲而贪之,
汤之兴,以得辅弼。只就伊尹一人身上,看出其机最速、其理易见。言今人止 乃易之以百辆,致兄恶其贪心之侈而逐之。此求非分之鉴也。二节隐贪商、於
言汤之臣挚耳。溯其初,汤不敢自臣,固使之就桀矣。后此乃辅汤耳。使桀知 之地六百里。
戒于其初而遂用挚,则挚卒不官汤而汤亦不放桀,而尊食商之宗绪矣。乃卒使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挚官于汤,而尊食商之宗绪者,何也?桀失挚而亡,汤得挚而兴。辅弼之臣不 此喻见外患,当急回头;念严亲,当思孝享。以怀王客死,父仇当报,儆顷、
可恶如此。 襄也。言天道不测,灾祸频仍,人当猛省以求自全之道。譬如薄暮行途,而见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严,叶音昂。 天将雷电,行而不止,则逢雷电之忧矣。若早求止归,又何忧乎?人之邀福,
此再以吴王阖闾,得辅弼而霸国,证惟何戒之之旨也。勋阖,阖闾有勋功 须反求其本。如享帝者,必先享亲。使置其亲于度外,而求享帝以邀福,先违
之称。诸樊之子寿梦之孙,故曰梦生。言阖闾为寿梦之嫡孙,以王僚僣立而散 天理,帝又何可求哉?知此,则惟有急早退归,于焉止息,反求其本,不忘吾
亡在外,不得立,无所凭藉,何以能壮其威武严厉,流其威严之名,远播邻国 亲,庶可耳。
耶?得辅弼,意在言下。 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
彭铿斟雉,帝何享?寿命永多,夫何长? 言今时之事,伏匿不愿出而岩穴是处者,是一辈人;荆楚之朝,所谓勋臣,
此以寿人比寿国。见祈天永命自有,真非牺牲粢盛所祈也。言世说彭铿善 倚为师保者,是一辈人。言论是非,庙堂筹画,迥不侔也。君皆不察。君试察
斟酒,荐雉以享帝。帝亦何取铿之斟雉而享之乎?铿年八百,寿命永多,岂帝 之伏匿穴处者之言论云,何果不异荆勋之是非乎?荆勋作师保者,筹画果长于
享其斟雉所致?然则,人尽能之事,而寿未能如其永多也。则何以寿长,必自 伏匿之胜算乎?吾见其所云之不同,而寸长之莫效也。
有道矣。知此,则知有国者欲永天命,当思何以戒之矣。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蚁微命,力何固? 君果能察之,则是非明而长才亦出矣。君必悟昔之皆过,而立国更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