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80
· 276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三 · 277 ·
一悟过改更,将百度维新,无待我言,我又何多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此举楚前事,以敌国外患警也。吴光,阖闾名。争国,吴楚相攻也。吴胜 附说辩
楚兵,入郢,辱平王墓,故云“环穿自闾社丘陵”。时秦已取楚汉中地,袭楚
至邓,兵亡将虏,怀王客死,皆一筹不展。子文,楚贤令尹,自毁其家,以舒 一、“阴阳三合”说辟“女岐无合”之谬。
楚难。时子兰为令尹,实误楚国。以其官同而尸位,故以相形而讥之也。言无 阴阳,二气也。三合,三才也。阴阳会合冲和,而三才之形便随气积。虽
如君终不察,倚任子兰如子文,恃楚大,以为无畏,莫余胜也。盍鉴往昔,吴 天地人之开辟生生,谓有先后。然其根本已具足于气化未形之先。如花初蕊,
光入郢,直穿余闾社邱陵,久有胜余之事乎?今兵亡将虏、地失君陷,将复有 其须其瓣,内自俱含;如竹初笋,为节为箨,中无不具。非待花开竹长而后生
吴光“环穿自闾社丘陵”之惧。所望有贤令尹,如子文者,为君辅弼,国难庶 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有则俱有,何独不然。然则,有天地自然有万物男
纾。何乃出今日如此之子文乎? 女,何待女岐无合而生九子为人种耶?必曰女岐生,则女岐又何从而生耶?
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明弥彰? 一、辩《山海经》
堵敖,旧注近“讪上”,不可为训,疑是子兰之小字。以上句子文罪责令 《山海经》乃伪托之书。后益圣人,必不为此其衰。周时,横议之处士所
尹,可见也。敖,乃楚人呼小字之方音。莫敖,见《左传》。此臣也,若敖氏 作乎。作之何为?意在昆仑县圃、王母神仙之说,藉以为根据耳。其中人物之
臣之氏也。杜敖、郏敖,谓不成君而弑。若敖、霁敖,皆成君而终者。《楚世家》 奇,虽不必尽无,惟不尽无也。所以使人信而可信也。将使人无不信。无不信
备载,何竟不考?试上谓本无确识,姑造言尝试其上,言吾所设问而继以危言 而其长生神仙之诞说,为有根据而售矣。郭璞因有可信,而为注之、传之。不
者,正告当国之堵敖以国脉将不长耳。有何造言尝试君上,自矜明哲,为我忠 知其书之诞,不可尽信。当奉孟子之于《武成》者也。其最诞、足以陷溺人心
名之益彰乎? 者,莫如瑶池王母之说。夫周穆西征昆仑邱,即佛地之五印度,今云南之大理
愚按:《天问》通篇只赶结末皇天集命一段。末段悟过更改,乃一篇主意, 府,即东印度地。人境也,非仙境也。曰仙境,曰佛境,亦生仙生佛之境。非仙、
知悟过更改,则知惟何戒之矣。知所戒,则不恶辅弼、服谗谄矣。恶辅弼、服 佛,能长生不死也?牟尼已圆寂,王母独长生乎?故病其说之诞,足以陷溺人
谗谄,皆由惑妇。欲去谗,必远色、不惑妇矣。故使桀、纣能悟过更改,则民 心。淮南子《拾遗记》,又从《山海》滥觞之甚者。其他不足言矣。问中所举,
心不失,天命亦不去,汤、武虽圣,天亦不能兴之。故中间倒挽启逢有扈定命 当从而辟之,又从而为之辞可乎?
之难,为证所以见汤、武定命之易,由桀、纣不悟过更改也,非天有成命于商、 一、“璜台十成”辩
周也,益受禹禅天宜命,益启贤而益,终不有天下。故知桀、纣若能悟过更改,汤、 《离骚》称瑶台佚女,又言高辛先我。其言为简狄,无可疑也。然彼言瑶台,
武亦必不能有天下。翻覆言之,谓天无成命。所以望其君之悟俗之改也。意侧桀、 乃贵重其称。犹尊称。九重金殿玉阶,凤阁龙楼,不必实有其事。林《灯》乃
纣一边,以明大戒。意不在汤、武之兴也。其前二支,直从上古开天辟地之圣 以璜台十成,并为简狄之实事,不可不为之辩矣。尧为帝喾子,犹是土阶茅茨。
人说起,则谓圣人之忧民如此,以陈帝王之大法,由法说到戒,此立言之体当 帝喾之圣,普施利物,不私其身,修身而服天下。若居简狄以百里之璜台,于
然也。屈子原是一意行文,何尝有心叙事而疑其不叙次哉?今科场对策,必认 桀、纣何责乎?一侈一约,圣、狂之所以分途,不为辩。狂夫得借口矣。予以
策题问意,定是非以条对。乃欲解《天问》,不想其问意之旨归,亦乌知其行 璜台十成,为指桀之实事,见《本纪》。
文之次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