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83

· 278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四       · 279  ·





 《屈骚心印》卷四    为南行,称朝臣为南人,置在汉北无疑。”若江南之野,则谓之“东迁”,而

             以思君为“西思”,有《哀郢》篇可证也。又曰:“《涉江》以下六篇,方是顷、
 太末夏大霖用雨氏疏注  襄放之江南所作。”云云。
 胞弟大赞则参氏、大襄克成氏,严陵毛云孙谟远氏,同里方象琨瑶玉氏同参  愚按:《九章》应与《九歌》皆文体之名。乐有以九名者:九成、九歌、
 受业余景濂汉章氏较阅  九德是也。文有以九名者,《九辩》是也;以七名者,《七略》《七发》是也。
 男 景颐慕川氏阅梓   此《九章》固非一时一地之所作,而命之为《九章》。则必屈子自名,非后人
             名之也。夫后人得其篇而集之,斯可矣。从而《九章》之不亦赘乎。夫章之为
             言明也。谓此九篇,皆明言,无隐者。得有人焉为王诵之,心所望也。



 九章          惜诵惜,痛惜也。诵,诵说也,按正字通作讼。公言为讼。篇中多讼言


 《九章》,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今考其词,大抵多直致无润色。  此首二句,明《惜诵》所由作,即明《九章》之所由作也。愍,忧也。痛
 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  惜而诵,所以写忧。然由愤懑不平而发,故以诵写忧,所以发泄愤懑以抒我中

 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  情也。夫言不忠而得罪,则无可愤而诵矣。我宁有非忠而言者乎?此指天可证
 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右王逸。  也。下二句,愤极之诵,举朝无一人可告语,乃援天也。
 黄维章《听直合论·九章》曰:《九章》次第,旧首《惜诵》,次《涉江》,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服,叶蒲,
 三《哀郢》,四《抽思》,五《怀沙》,六《思美人》,七《惜往日》,八《橘颂》,  比反音弼。咎繇,同皋陶。
 九《悲回风》。朱子谓: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  《集注》:此皆指天自誓之词,欲使上天命此众神,察其是非。五帝,五方
 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余从《九章》中,详稽其岁月,自  之帝。折中,谓事理有不同者,执其两端而折其中也。六神,日月星水旱四时
 非一时所作。然既有岁月,则《九章》之次第,自当以何岁何月为先后。王逸  寒暑也。向,对也。服,服罪之词。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御,侍也。咎繇,

 原本,殊为淆乱。朱子因之未改。余以详稽,遂为更定。《惜诵》之后,次以《思  舜士师,能名五刑者。听直,听其说之曲直也。黄维章品曰:孤愤忽生,欲令
 美人》,三《抽思》,四《涉江》,五《橘颂》,六《悲回风》,七《哀郢》,八《惜  天地神鬼一齐不得安坐。文心奇创至此。
 往日》,而以《怀沙》终焉。《惜诵》之决当为首,非属漫然者。以其开口自道,  愚按:五帝,天神。山川,地神。六神,当是人上下左右前后鉴察之神。
 从来忍惜诵言,遂致抑郁忧愍。今始发愤杼词,则《九章》之以此为首篇,次  合三才之神,而又必统于咎繇之听者,天事非人不行也。愤极而诵,总根“发
 第当有继作。原固早定于胸中矣。且于篇首,既命题曰“九章”,是未有文先  愤”句来。
 有题所自辑,非后人之辑之也。失原所自辑之次第,后人乱之耳云云。后按文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肬,

 为之说而次第之,其成书具在,兹不备载。  叶音夷。儇,许缘反。
 林西仲曰:“兹以其文考之,如《惜诵》,乃怀王见疏之后,又进言得罪,  此上二句所以愤,下二句所以诵。赘肬,肉外之余肉,如瘿瘤,人不欲有
 然亦未放。次则《思美人》《抽思》,乃进言得罪后,怀王置之于外。其称造都  之者也。儇,利捷。媚,柔侫。言人君莫不愿臣之忠诚。我以忠诚事君,不得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