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305

· 300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四       · 301  ·






 纯命,专佑意。震愆,以震怒得罪愆。百姓,自指,对天之称民,指郢之人民。  湘间也。就江言,则沅、湘为江南;对郢言,则沅、湘在郢东。故言来东。此节,
 身为民,依身见放,则民无依,离散相失矣。乃仲春南迁,致民无依。罹此震  叙入洞庭至放所一路。
 愆,知天之不命楚也。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 晁,朝同。  此夏浦,江南之武昌。考见前。西,指郢都。言身则来东,魂灵则无片刻
 《集注》:江,大江。夏,水名。轸,动也。甲,日也。晁,旦也。考江北  不思归。因而背江南之夏浦,以西思郢都,而不胜日远一日之哀焉。
 之汉阳、德安,江南之武昌,三府皆古江夏地。荆江之中,与沔口相对,名夏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乐,音洛。
 口。此言遵江夏,自江北渡江南也。  风,音分。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坟,平土中之高埠。大坟,又高埠之最高者。平土不见,故都登大坟,则

 闾,三闾也。齐扬,舟人同举楫也。容与,徘徊不急貌。言鼓棹者,奉令  庶见以舒忧焉。州土,指郢。平乐,自谓平安可乐而忘危患也。故可哀。江介,
 放逐,虽作齐扬急遣之状,实能察吾恋国之心,徘徊容与,不急进也。此烘云  指来路地方遗风,犹有故家遗俗之风,亦将不保,故可悲。
 托月笔法。出闾门不再见,受第一悲惨。  当陵阳之焉至兮,渺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渺,音眇。
 楸,木名。《集注》训梓。长楸,所谓故国之乔木,使人顾望徘徊不忍去  渺,滉漾无涯貌。夏,指江夏。邱,荒墟也。两东门,郢都东二门,通齐之门。
 者。淫淫,涕流相继貌。霰,雪珠。夏首,夏水口也。过夏首,则济大江;西  绝齐不往来,则犹芜也。按史:楚绝齐。明年,楚袭秦,败于蓝田。韩、魏袭

 浮,则溯江而上矣。龙门,楚都南关二门之一也。转眼并不见桑梓,又更加悲  楚至邓。后齐、韩、魏又同伐楚。皆楚东面。则夏之邱,乃指四国之来伐。东
 惨。此细笔描写法。   门不可芜,指齐不可绝也。林本:陆时雍曰:陵阳楚地,卞和封陵阳侯。言此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顺风波而流从兮,焉洋洋而为客。 跖,音只,  行当至陵阳之境。放我南渡,我身焉往已矣。然而,四国来伐,夏之为邱,曾
 叶音灼。客,音却。   不知乎?皆绝齐所致也。孰谓齐之可绝,两东门之可芜耶?
 婵媛,眷恋意。跖,践也。焉,意外之辞。洋洋,浩荡无归貌。江山景况。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言心恋郢都而伤感,回首不见前途。放所遥远,正不知所践者何地。顺随着江  长久,谓经九年。忧忧相接,谓九年如一日,无间断也。江夏不可涉、不
 上风波,从他流泛于何处?自不知何为,焉得到洋洋大江中作孤客耶?  可私涉,以归郢也。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 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泛,音范。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蹙。 蹙,叶音促。
 薄,音搏。来本作翱翱。      忽若,犹言突然,无因也。平素信任,忽以为不可信而去之也。不通,不
 凌,乘也。阳侯,阳国之侯,溺死于水,其神能为大波泛滥,波之大也。薄,  得通情于王也。来本:原初被放在怀王十六年至十八年,复召用之。三十年,
 止也。 ,悬也。蹇产,结曲也。  秦约怀王与会,原谏止之,不从,怀王遂厄于秦。顷襄王立,复放屈原。此云
 二节在途风波,一身孤客之哀。  “九年不复”,不知的在何时也。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江,  愚按:本文一路追叙,自是顷襄放江南,时经九年也。
 叶音工。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汋,音绰。
 沅、湘二水,皆入洞庭湖而出大江。运舟下浮,从下逆流而上也。言已渡  谌,音成。荏,音稔。湛,徒感反被音披。鄣,音章。
 舟入洞庭也。终古所居,言封国世守之居,指郢都也。逍遥,言飘远也。东,沅、  汋约,柔媚貌。谌,诚也。荏弱,极也。难持,不自持也。湛湛,厚重貌。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