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台州史话
P. 68
台州史话
台州史话
件。北宋至南宋中叶,黄岩平原建闸 11 座。首
建水闸是北宋元祐间(1086—1094),提点刑狱
罗适(今三门人)巡行台州时,兴建黄岩石湫、永
丰、周泽、黄望等4闸,改变砩埭控制水量,全线
疏通干流、支流,使农田进一步得益。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奉旨巡行台州,上
疏《 又奏兴黄岩县水利 》说,黄岩县“ 出谷最多,
一州四县,皆所仰给,其余波尚能陆运,以济新昌
之缺”;“惟水利修,则黄岩可无水旱之灾;黄岩熟,
则台州可无饥馑之苦。”奏准朝廷拨 1 万贯兴修水
利工程,朱熹率本县籍官员林鼐、蔡镐勘踏沿海,
确定长浦、鲍步、蛟龙、陡门、回浦、金清等六闸位
置。后由地方官勾龙昌泰、李洪川相继完成工程。
宋代水利工程经费,凡工程较大或地方无法
独立承办工程,奏准朝廷拨支经费。五代时开凿
南官河,是利用原沿海河道。朱熹借贷 1 万贯,
为以工代赈性质的补助经费,朝廷批准在封桩库
(又名内库,每年国家开支之余及地方政府额外上
供,储此库,以备预算外非常需用)下拨部分,不
足部分允许台州收取僧牒费支付水利工程。从五
代时全面开发台州南部平原,同时对椒江以北章
安一带杜渎(椒北)平原河道整治,形成“ 百里大
河”水系,到南宋中叶基本完成,长达 300 多年。
黄岩平原和杜渎平原成为台州农业经济中心和台
州的粮仓。与此同时,地方官倡导围筑海涂,到南
宋中叶嘉定前共围垦 36582 亩。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