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品读三门——民俗三门
P. 91
下面,捞起,挂在定点处。一锅的豆腐 5. 榨油
皮视情况而定,一般可捞三张左右。
在大机器生产的今天,传统榨油手艺早已被机械所取代,逐渐被人遗忘。
č̓Ďׄ 亭旁、珠岙等一些山区自古有榨菜油的传统。古老的手工榨油坊,是由一个双灶
这是豆腐制作各项工序中最重要 台、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石油锤组成。传统榨油技
的一道。把适量卤冰(一锅约一两,与 艺大致可分7个步骤,以榨菜油为例:
天气等有关,取决于当事人的经验), č̾Ďәۄ
用清水半碗(量约0.2公斤)调成盐卤 将收来的生湿的油菜籽放入灶台大锅中炒干,炒干的标准是香而不能焦,注意要
·滤浆
水,慢慢滴入锅内的豆浆里、用勺子 控制好灶台火候的大小,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醇的油,由一个师傅操控。
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 č̿Ďٸ
腐花。 是将炒干的油菜籽投到碾槽中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或牛拉)带动,水车和
č̈́ĎڪӮྙ 碾盘的直径一般都在4米以上,碾盘上有三个碾轮,所有构件由木材制成。由水车作为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后,用勺子 动力的碾碎油菜籽过程一次大约需要30分钟(牛拉约一小时)。
轻轻舀进已铺好纱布的豆腐盒(或其 č̀Ďᆕٸ
他容器)里,盛满后,用纱布将豆腐花 油菜籽碾成粉末后,用木甑放入小锅蒸熟,一般一次蒸一个饼,约需2分钟,蒸熟
包起,过一段时间让水自动滤尽,就 的标准是见蒸气但不能熟透,由一个师傅操控。
·煮浆 可食用。一般一 锅产12公斤左右豆 č́ĎቓѦ
腐。 将蒸熟的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胚饼,一榨50个饼,从蒸粉
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的利诱和 开始到完成50个饼约花2个小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手工豆腐 č͂Ďೆᅆ
制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而且脏、 将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手工榨
累,很多人都放弃了手工豆腐制作,而 油坊的“主机”是一根粗硕的“油槽木”,长度必须5米以上,切面直径不能少于1米,树
选择了现代化的豆腐机械生产。 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40厘米的油槽,油胚饼填装在油槽里。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执
着垂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油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进桩”上。
č̓Ďԛᅆ
·捞豆腐皮
被挤榨的油胚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的清油,油从油槽中间的小口流出。由一个师
傅操控。经过2个小时后,油几乎榨尽,就可以出榨了。出榨的顺序是先撤“木进”,再
撤木桩,最后撤饼。
č̈́Ďೆے
将榨出的菜油倒入大缸之中,并密封保存。
以上七步就是一个完整的传统榨油工艺,用这种木制压榨机榨出的香油与机械压
榨的香油有很大的不同,它颜色金黄且味香,热度低,桶底没有菜籽沉淀物,而且搁置
·点卤 ·豆腐成形 时间比机榨的菜油要长。
84 | 民俗三门 第三篇 民间百工匠心巧 |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