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天台行旅》
P. 126

家王士性在这里建造了俪仙馆一所,种桃植树,置田耕作,颐养天年。现在
                                                                                                             我看到的三间石屋,像是庙宇,供奉的是桃源二女。
                                                                                                                 徐霞客第一次来“自坪头潭(平桥镇)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涧
                                                                                                             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
                                                                                                             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二十年后来,所见桃源,“石峡
                                                                                                             之内复有石峡,瀑布之上更悬瀑布”,皆从西北杳冥深远而不可见的地方中来,
                                                                                                             至此,缤纷乱坠于回崖削壁之上,岚光掩映石色欲飞”,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沿山溪溯流而上,峭壁参差林立,镜潭帘瀑,映带其间。桃源的青山绿
                                                                                                             水拥我身周,重崖之上复有重崖,宛如飞檐杰阁,瀑布之上更有瀑布,犹如
                                                                                                             起舞婆娑。清代袁枚诗云:“五步一峰转,十步一峰变,重重天堑形,幅幅

                                                                                                             屏风面”是桃源无穷的佳致。为了重现当时桃源的圣境,宋代天台邑令郑至
                                                                                                             道在元祐二年在夹岸种植桃树数百本,采山上的毛竹架椽覆瓦,建会仙亭和
          ▲ 桃源    陈 瑜  摄
                                                                                                             俪仙馆,可惜时久已湮没,而今桃红依旧,芳踪难寻了。
               玄都观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                                                                 滢澈的山泉在脚下淙淙流淌,水声如鸣玉琴,一片清越,这就是鸣玉涧
               郎去后栽。刘禹锡重返玄都观,旧景不再,桃花已无,路上长满青苔,又作《再                                                           了,涧边平旷,芳草芊芊,这就是桃花坞了。转过一个山弯,抬头仰望,有
               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瀑布重崖壁上挂下,原先瀑下是一处龙潭,已经被沙石壅塞了,自潭边攀登,
               刘郎今又来。刘郎即刘晨,也是刘禹锡自己的化身。刘阮遇仙的故事口耳相传,                                                           再转一个山弯,看到一处燕尾瀑飞挂,坠落深潭之中,往里行进,豁然开朗,
               至唐时盛流不衰,元代马致远和王子一也专门据此编成杂剧演诸舞台。明无                                                             一个大峡谷呈现在我的眼前,依立岸石,仰视南面两座山峰,崖石卓然,宛
               名氏《四贤记·路赠》中唱道:“你武陵源不宜窥瞰,天台路未可轻探。”.                                                            如仙姬飘云而降,舒展广袖,这就是双女峰了。遥望西边的山峰,壁立千寻,
               将陶潜武陵桃源与天台的桃源相提并论,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十一回描述:                                                            朝阳初升,最早照临其上,人称迎阳峰,而中间的山峰,把群山的翠色合为一处,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缓过,小鱼嬉戏,风吹来篱落                                                             则被成为合翠峰。
               内花香,与天台桃源景色尤其相似。吴承恩《西游记》写山林风景,常有“不                                                                桃源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桃源洞了,要真正看清桃源洞仙境,得返回俪
               亚桃源洞 , 堪宜避世情”、“不亚天台仙洞 , 胜如海上蓬瀛”之句,都源于天                                                        仙馆,从水磨岭头逶迤而下,爬过两山间的峭壁,可寻访崖上的一处洞府,
               台桃源,而不是武陵桃源。天台山石梁上有清代台州知府刘璈的题刻“前度                                                             可惜我来时没有竹梯,上不去,听说桃源洞宽可两个人并坐,高可站人。洞
               又来”,其典也出于此。                                                                                   口绿藤缠绕,幽寂无比,但是不是刘阮住过的洞府呢?

                   天台山周围以刘阮遇仙故事出名的景点也很众多,嵊州有刘阮庙和刘门                                                               桃源洞下山谷仰望西南一峰,如仙女一般,人称仙女石,峰谷之间草石
               山、阮涧、阮公坛等地名,附近的村民多姓阮。新昌的横渡桥畔建有一个刘阮庙,                                                          相偎,该是迷仙坞了。在幽谷之中,有石横然,传说是两位仙女登石招手引
               余姚四明山则有四窗岩也以类似故事相传,甚至有人考证出歌仙刘三姐是刘                                                             导刘晨阮肇的地方,称之为望仙石。蓦然见得群峰攒聚,一瀑蔽崖而下,倾
               晨的后代。                                                                                         落深潭仙女于此解带化作金桥,故名金桥潭。潭内磐石品列,也是仙女与刘
                   桃源位于天台城西北 13 里的天宫乡,驱车经过上宝相村,步行转过一个                                                        阮下棋的地方,称作仙弈岩;郑至道在这里建造浮杯亭,仿效王羲之兰亭修
               小小的山湾,桃源的绝妙景致就呈现在眼前了。穿过乡野阡陌,走进一处深                                                             禊之雅事,人称为会仙石。
               峻的峡谷,左边的山岭叫做“秦游岭”,右边叫做水磨岭。明代人文地理学                                                                 几年前,天台当地有一批文学朋友在这里采风迷路,无意中又发现附近


           126  天台行旅                                                                                                                                         赤城桐柏桃源,餐霞访道遇仙           127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