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天台行旅》
P. 129

的是他的《拟仙子送刘阮出洞》。


                                               殷勤相送出天台  仙境哪能得再来
                                               云液劝君须强饮  玉缄无事莫频开
                                               花当洞口应长在  水向人间去不回
                                               惆怅溪头从此别  碧烟明月锁苍苔


                                               在惆怅溪畔行吟着,一种幽怨而柔婉的
                                           情绪如雾雨一般从心头升起,满载惆怅的溪
                                           水,曲曲折折萦萦回回,绕过我立身的岸石,

                                           如诗歌般远去。我到桃源想起刘阮,一如到
                                           上虞鄞县想起了梁祝,到西湖想起了白蛇和
                                           许仙。在惆怅和感伤中我渐渐地出神入化了,
                                           再回首我走过的路,已经是桃花艳艳芳草萋
                                           萋了。
                                               桃源胜境最美妙的是春季,红艳的桃花
                                           开满山谷,夭夭灼灼,一片烂漫,每当风起,
                                           桃花瓣随之起舞,落入溪中,随波逐流而去。
                                           此刻我也变得很古典,忽然想到郑至道游桃
 ▲ 桃源山村    蒋冰之  摄                          源的情景:“是日也,天气清明,东风和畅,
                                           岩端过雨,疏云留日。余与诸君携茵席,挈
 的金桥潭迷仙坞崖壁上两个洞府,朋友汪林说,这里有西坑北坑合流,北坑  壶觞,上登崔嵬,下弄清浅,流觞藉草,唯兴所适。山肴野蔌,具于临时,
 又名羊坑,坑上崖首有瀑布轻泻,所谓的刘阮洞就在有瀑布的山坡上,因山  脍灵溪之鳞,茹金庭之蕨”。他们“挂衣长松,落帽幽石”,把酒于桃源石上,
 坡上草木繁茂,无路可走,其洞很难发现,洞有二个,一个朝东,出去就是  酒酣而歌,声振林木,引得樵夫牧厮荷柯倚策而视之。郑至道认为此间山水
 瀑布,一个朝南,下洞十余步就是溪涧。每个洞有一张大床那么大,躺一个  清而他的诗文俗,景物富而才思穷,不能名状洞中的幽趣。确实的,桃源的
 人嫌宽,躺两个人够好。两洞洞底一线相通,可以相互喊话,完全合乎《幽  山水之美,用文字表达是非常困难的。
 明录》刘阮故事之中描写的情形:“因邀还家,南东二壁各有绛罗帐——夜   “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
 后各就一帐宿。”刘义庆描述:“南壁与东壁各施一大床,至暮,令各就一  往年春”,桃源春晓颇能撩人情愫的。我单身只影来到这春晓中的桃源,并
 帐宿。”地点方位非常符合,文友断定,此即刘阮洞无疑了。  不是简单地延续那份情缘,而是重新找回迷蒙中的自己。

 刘阮洞上下虚空,我只能翘首遥望,望穿秋水,仙事如昨,难以挽留,
 却把一脉幽幽的情愫归降在陡峭的崖峰之上,透过云彩,我便看见双女峰的
 高髻在云霞中一派生动。唐代诗人曹唐写过四首“拟桃源”的诗,我最欣赏


 128  天台行旅                                                  赤城桐柏桃源,餐霞访道遇仙           129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