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天台行旅》
P. 25

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为感悟天台远播的宗风,我径直走上国清寺大雄宝殿之后,在药师殿的
 年),荣睿和普照受命到  东侧,中日天台宗显彰碑亭赫然在目。此亭建造于 1982 年,是日本天台宗信
 扬州大明寺,诚邀国清寺  徒的报恩之作,亭内有匾,曰:法乳千秋,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章安大师的再传弟子鉴真  天台宗的智慧滋养,如母亲的乳汁一样,千载不断。亭内立碑三通,中为“天
 东渡传戒。鉴真虽受其邀  台智者大师赞仰颂”,左为“天台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诗碑”,右为“日
 约,但未践约出行。天宝  本最澄大师得法灵迹碑”。这三块碑文正面文字为赵朴初所写,背面碑文则
 ▲ 山门殿    胡明刚  摄   三年(公元 744 年)鉴真  由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所书。据说在树碑时,绳索突然绷断,碑身从空
 第四次东渡,带去了天台  中坠落,并没有被摔得支离破碎,而是端端正正地轰然一声插入碑座的孔穴
 三大部,跟随鉴真东渡的,有天台宗僧人思托。鉴真第六次东渡,到了日本,  之中,浑然一体,这也该算是天台宗的殊胜因缘吧。
 驻锡于东大寺。         从碑亭上行,即到智祖院。院内所供奉的智者大师像,为青铜铸就,外

 出生日本近江滋贺县的最澄和尚,14 岁出家于此,被授具足戒。他怀着  贴真金,2.5 米高,1.5 吨重。身后塑有定光佛招手引导他居住安禅佛陇的故事。
 满腔的虔诚,拜读“天台三大部”,不由自主地生发出登天台山、拜谒祖庭  从西侧左转,经过观音殿,进入中韩祖师纪念堂。这座建筑是 1995 年建造的,
 的宏愿。贞元二十年(公元 804),他与空海(弘法大师)乘海船,带着译语  是带着浓郁明清风格的歇山顶建筑,中间供奉智者大师,左边为义天大觉法师,
 僧义真,一起泛浪而行,9 月 1 日,来到了与天台山相邻的明州宁波。  右侧供奉上月圆觉大师,妙相庄严。
 九月二十六日,最澄到达了台州,并将携来的黄金与珍宝等礼品呈给台  天台山国清寺为韩国天台宗的祖庭,也可追溯到陈时,与智者大师同在
 州刺史陆淳,但被陆淳婉言谢绝了。最澄将所有的黄金礼品变卖了,购买纸  慧思门下学习《法华经》的有新罗僧人玄光法师。唐代新罗僧人法融、理英、
 张笔墨,在国清寺住了下来,虔诚地抄录天台宗教典,并跟随佛陇真觉寺行  纯英三人来华,拜谒天台山左溪大师门下。继后又有韩国僧人悟空在国清寺
 满法师、天台宗第七祖修禅寺道邃法师、禅林寺翛然法师和惟象法师,一同  学法,建新罗院。宋时高丽僧义天,来到了天台山国清寺,韩国佛教文化史
 修习天台宗教义。   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义天俗名王煦,是高丽国王的四太子。11 岁遵父亲之命
 在国清寺里,最澄住了大半年,于公元 805 年 5 月从明州下海,驾舟返  剃度出家,几度要求到天台山求法,但未准许,他说天台三观为最上乘,此
 回东瀛。台州刺史陆淳等人设茶宴饯行,行满大师作离别诗:  土宗门未立,甚可惜也。高丽宣宗二年(1085 年)又要求入天台山,但仍未
            批准,就急不可耐地瞒过父母,修书一封以明志,搭乘韩国来华的商船,他
 异域乡音别  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  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  归程大海东   何当归本国  继踵大师风


 最澄回国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在比叡山麓建构延历寺,其结构仿照天
 台国清寺的样式,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池田大作说,比叡山成为日本
 佛教乃至日本文化的诞生地。与最澄同行拜谒天台山国清寺的圆仁大师,创

 立了日本的净土宗;而包含天台止观学说的日本禅宗,由宋代时登临天台山
 的荣西和道元大师离开比叡山后创立的,僧人日莲以比叡山发脉创立了日本
 佛教日莲宗。




 24  天台行旅                                                                           25
                ▲ 此岸彼岸,桥亦如渡:一个僧人走过丰干桥    蒋冰之  摄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