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天台行旅》
P. 77
从万马渡石桥上往天台方向行走,经过毛里坑村,
路边有岩石桁架犹如天然的路廊,绕过去,便见崖顶上
有一块天鸡石,其下,就是一块犹如老妇的岩石,这就
是天姥岩,高约 10 余米,是三块石叠起来的,上面一
块略呈方形,是天姥的头部,脸形丰满,五官端正,面
带笑容,安静慈祥,远远望去,脑后还挽着一个高髻,
竟还插着一支玉簪。中部岩石略呈梯形,胸腹高挺,一
派富态,她双臂环抱胸前,靠在坡上养神歇息。下面的
岩石略呈圆台形,则是天姥的裙幅了。有人还看出她典
型的唐代服饰。
▲ 关岭铺 蒋冰之 摄
天鸡岩位于天姥岩右侧。有人登上去能摇动,又称
它为风动石。天姥岩左侧,有石如朝笏,其上方松林里有隐佛岩。从鲍家浪
向新昌的雪家坑行走,两旁的秀崖犹如斧削,嶙峋参差,周围的群岩,恰如
灵兽集聚,前簇后拥,两旁林木葳蕤,花草迷离,峰峦叠翠,正如李白诗中
所说,“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熊
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对着实景,反复吟哦李白的诗句,潇洒漫行,
不是梦游,而是脚踏实地进入仙界。
天姥山、万马渡关岭一线,为谢公古道,有许多驿站,五里一亭,十里一铺,
所谓的驿站亭铺,都是供行人歇息的地方。天姥山麓关岭头有小庙,供奉地
藏王菩萨的庙宇,另奉谢灵运塑像。新昌与天台的界线从一个 30 米长的路廊
中间穿过去。路廊两边各有七八间房子,分属两县管辖,二十根三四米长的
条木与廊柱连接,成为简易的长凳子,供行人小憩。路廊里住着八九户人家。
中间三间辟为小庙,供奉着白鹤大帝财神土地诸多神祇。六七十户人家,居
住于路廊的东侧的林中,二十来户属天台管,操天台口音,其余的属新昌管,
说新昌话。关岭头地势险要,旧称虎狼关,是天台山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来往天台天姥间 欲求真诀驻衰颜 星河半落岩前寺 云雾初开岭上关
丹壑树多风浩浩 碧溪苔浅水潺潺 可知刘阮逢人处 行尽深山又是山
许浑《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其实也是我此间的自在行吟。
76 天台行旅 ▲ 天姥岩。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天姥山,由此得名 范旭初 摄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