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罗阳镇志
P. 49

罗阳镇志


                                                   三国(220—280)
                    吴赤乌二年(239)    析永宁县之南部(今瑞安、平阳、苍南、泰顺、文成等地)置罗阳县。

               宝鼎三年(268)改罗阳为安阳,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固,唐改安固为瑞安。今罗阳镇地
               域为其辖地。

                                                    唐(618—907)

                    咸通元年(860)  (元闽犀浦《缪氏族谱》载)建凤山堂。宋赐额称“三峰寺”。
                    光启元年(885)    杨宁从原籍处州迁居罗阳沙堤,有后裔转迁雅阳里洋坪杨厝底。

                                                五代十国(907—960)
                    后晋天福间(936—943)    (清宣统《分疆录》载)三峰寺初建于凤凰山左翼,宋祥符间

               (1008—1016)赐额。
                                                   宋(960—1279)

                    真宗、仁宗年间(998—1063)    董旺从吴屿(今洲岭前埕村)迁居罗阳。传十八世至明

               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罗阳董氏分出后垄、霞阳、溪坪、溪尾等四支。
                    绍定四年(1231)    魏文虎迁居桂阳(今百丈镇魏垟),后裔散居罗阳江家山等处。

                                                  元(1271—1368)
                    延祐二年(1315)    李二由大洪(今下洪)迁居南山苦槠垄,为南山李氏始迁祖。

                    泰定年间(1324—1327)    江贵八、江贵九从福安迁居罗峰南阳底埔尾肇基,后裔分迁今
               洲岭乡长僻村。

                    (后)至元、至正年间(1335—1368)    曾明三从东溪分迁罗阳三阳(今三垟)。
                                                  明(1368—1644)

                    明初(1368 或后若干)    朱福一(原籍河南登封县)入赘南山嶂后,为今章后朱氏始迁祖。

                    明初    周明诗由浮云(今云和)徙居大安后洋,其孙周国光分徙罗阳。
                    洪武初(1368 及后若干)   周多四、周良宾客游罗阳,觉得罗阳“俗美风醇”,相继由乐

               清上岩村迁居罗阳阳心街。
                    洪武辛酉年(1381)    青田叶丁香起义军入罗阳一带,很多人响应。安远侯率军队到罗阳,

               起义者十分之九被杀害。
                    洪武十五年(1382)  王得瑜从括苍沐鹤(今属景宁)迁罗阳沙堤肇基,后裔散居今大

               安后垟、里光台边等处。
                    洪武十九年(1386)    日本僧人太初进入泰顺,驻锡莒江古梅公洞,改洞名为沓石庵。不

               久转到罗阳城东,建龙护寺(俗称山交寺)。
                    永乐三年(1405)    潘维新由处州上坦迁罗阳罗峰(今罗阳东外)避乱肇基,后裔分居今

               东溪乡秀溪。


                                                           10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