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仙稔乡志
P. 73

仙稔乡志










                                             第六章   农  业





                           农业是仙稔乡的支柱产业。本章记述耕地、农机具和种养情况。







                                                  第一节   耕  地





                     归属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大部分土地属少数地主富农所有,公田、族田(包括祠堂田、祭

                坟田、寺庙田、学田、乡田、义仓田、茶亭田、渡船田等)也占相当比例。这种现象在今仙稔乡域显
                得相当明显。宋代至明代,仙居、三滩一带土地主要由徐氏官僚地主占有,明清时期,大量土地从徐

                氏家族中卖给张姓家族。1951年至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政府没收地主多余土地和“公堂田”,无
                偿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面积  未见民国时期及以前的耕地面积数据。1965年实行土地普查,仙居公社耕地3163亩(水

                田),社员自留地221.41亩。1970年末有耕地3139.50亩。1980年耕地3279.99亩,其中水田3102.68
                亩,人均0.68亩。1987年有耕地3263.26亩,其中水田3098.26亩,旱地165亩。1996年耕地3159.90亩。

                2002年实有耕地2854.60亩。2010年仙稔乡共有耕地3434亩,园地2378亩。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民国37年(1948),仙居焦湾造田。1970年因水利、公路建设占用,减少耕
                地22.50亩。1986年下稔村造田15.02亩。1987年开荒增加耕地5.43亩。1996年减少耕地39.10亩(公路占

                用38.60亩,建房占用0.15亩)。2000年开荒造田增加70.30亩,公路建设占用127亩。2002年新增耕地70
                亩(开荒20亩,其他50亩),减少耕地372.40亩(乡村基建占用67.90亩,水利建设占用11.50亩,建房
                占用4.90亩,道路建设占用51.50亩,退耕还林188亩,改桑茶园82.50亩,建鱼塘占用11亩,其他占用23

                亩)。2007年,下稔村新开垦耕地161亩,书院、三滩、岭下、春阳四村共完成标准农田建设87亩。






                                                  第二节  农机具






                     传统农具  传统农具多为铁、木、竹质,手工操作,世代沿用,与周边乡村类同。按用途分主


                                                              52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