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仙稔乡志
P. 78
第六章 农 业
养耕牛。白天放牧,晚上圈养,耕作期间补充薯丝、米糠等精料。养牛户除自己耕田外,还出租给无
牛农户,收取“牛租”。1951年政府制定“保护耕畜,奖励繁殖”政策。1964年在仙稔乡建立耕牛繁
殖基地。1966年全乡有耕牛311头(黄牛244头,水牛67头),此后耕牛饲养量有所增加。1974年全乡
有耕牛420头(黄牛318头,水牛102头)。90年代中后期,大片农田用机器耕作,耕牛饲养量逐渐减
少。1996年170头,2002年45头。2010年存栏30头,出栏1头。
羊 养羊也是农民的副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前,少量农户散养。少则五六只,多则十来只,少
则栓养,多则放养。1966年全乡共有山羊352只。直到80年代,每年饲养量都在300只至400只。1984
年,竹家山村畲民蓝启宇开始规模饲养,得到温州市和泰顺县畜牧兽医部门技术人员的积极支持和指
导,并引进良种开展山羊杂交实验,效果良好。其养羊场良种技术在全乡乃至外乡村发挥引导示范作
用。蓝启宇当上市级劳模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90年代全乡山羊饲养量增加,而且经久不
衰。1991年,山羊出栏107只,产肉10吨,年终存栏396只。1997年,出栏194只,肉产量2.90吨,存栏
395只。2001年出栏393只,肉产量5.90吨,存栏517只。2010年出栏538只,存栏516只。
兔 养兔也是农家的传统副业,历史上几乎家家养殖肉兔,少则五六只,多则一二十只。1958
年开始引进饲养盘古拉长毛兔。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饲养长毛兔的高峰期,兔毛供不应求,
价格也持续走高。80年代后期,兔毛价格下跌,长毛兔饲养量逐年下降。1985年全乡兔毛收入1.5万
元,长毛兔存栏2000多只。1989年存栏1002只。2003年春阳村在肉兔养殖大户带动下,全村家家户
户养肉兔,人均出栏肉兔7只,项收入比上年增加17%,也成为“科学养殖肉兔示范村”,并带动下
稔、垟畴等村。2010年,全乡投入35万元发展“山区海岛特色畜牧业”,扶持示范户50户(其中科技
示范户6户),引进良种800只,新建养殖场530平方米,种植牧草1143亩。春阳村、下稔村肉兔养殖
规模新增,年出栏肉兔15000只,年终存栏8300只。
1986年至2002年牲畜饲养情况列表于下。
1986年至2002年部分年份牲畜饲养情况统计
表06—03
猪 羊 兔
牛饲养量
年度
出栏数 产肉 存栏数 (只) 出栏数 产肉 存栏数 出栏数 存栏数
(只) (吨) (只) (只) (吨) (只) (只) (只)
1986 1476 123.10 2679 350 69 0.55 418 — 681
1987 1645 123.50 2369 335 161 2.40 307 421 713
1988 1739 156.00 1802 — 62 0.50 296 392 835
1989 1907 191.00 2459 391 91 1.10 426 449 1002
1991 1457 119.00 2472 319 107 1.00 396 0 0
1992 1400 — 2407 309 77 0 338 352 707
1995 1880 113.10 1335 186 24 0 236 280 410
57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