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南院乡志
P. 104
第八章 林 业
第四节 造 林
造林,有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
1950年土地改革后,少田无地的广大贫雇农在自己新分配的土地上进行植树造林,林业生产有了
初步的发展。
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高级社)以后,各农业合作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营造用材林和薪炭林较多,经济林较少。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放以后,这个时期全乡正确执行“农业六十条”和省委规定的“治山
治水相结合”“以治山为主,农林牧业结合,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方针。林业生产又有了极大的恢
复和发展。这一时期造林特点是:用材林、经济林并举,很多生产队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办法,
营造木本粮,木本油料作物及茶叶等。
1979年,全乡飞播造林3000多亩。
1991年,全乡再次飞播造林2000多亩。
1996年,全乡完成面上造林720亩,建立杉林基地130亩,板栗基地450亩,毛竹基地60亩。其中
毛垟林场开发杉木茎地100亩,板栗基地80亩,棠坪村发展板栗基地150亩。全乡护林2.56万亩,封山
育林2053亩,四旁植树1.20万株。桥下村一手抓矿产资源开发,一手抓森林资源建设,实行以矿补林
产业格局,一个冬春开发商品林基地60亩,面上造林50亩。
1998年,全乡发展柿子园450亩,新造林200亩,栽插苗木8000株。
1999年,全乡发展果林50亩,种植板栗2500株。
2002年,全乡植树造林90多亩,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机制,聘任7名防火宣传员。
2006年—2010年,全乡每年封山育林面积均在2.50万亩左右,茶园面积325亩,果园面积683亩。
2008年,建成橡胶树苗基地200亩。
从2001年南院乡开始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到2010年建成省级公益林18918亩,森林覆盖率
76.25%。
79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