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南院乡志
P. 92
第六章 农 业
硝酸铵、尿素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磷酸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硝酸
磷肥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等;微肥有硼砂、钼酸铵、硝酸钙、硝酸镁、硫酸镁、硫
酸亚铁、稀土微肥等。1983年后,化肥(尤其是单一氮素的硫酸铵等氮肥)用量猛增,农家肥用量
相对减少,土壤氮、磷、钾养分失调,耕地酸化、板结、养分不平衡,影响结构与肥力,农业成本
增加,效益下降。1986年起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收到增产、节支、增收的效果。
1990年,镇农技站进行了“丰收计划”中的稀土徽肥推广项目。2007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规范》和《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要求,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五个一”服务模式,
即:县有一个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乡(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
张施肥建议卡,经销网点一次性供齐配方肥。同时要求重点使用有机肥(绿肥、桔秆还田)、复混
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叶面肥料。
植保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危害程度、流行频率,是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作物品种更替、栽培
技术和病虫防治措施的发展以及灾害性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温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矮缩病、稻曲、稻恶苗病、紫秆病。虫害以二化
螟、三化螟、稻飞虱、白翅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秆潜蝇、稻象甲、稻苞虫、负泥虫等为
主。番薯病主要有番薯瘟、黑斑病、疮痂病、软腐病、蔓割病、丛枝病、紫纹羽病。虫害有金龟子、
华叶虫、小象甲、白蚁、甘薯叶甲、甘薯麦蛾。麦类病害主要是赤霉病、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虫
害有芽虫、粘虫和白蚁。玉米病害有纹枯病、叶斑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芽虫。大豆病害有大豆霜
霉病、紫斑病。虫害有大豆芽虫、大豆筛豆龟蝽、豆荚螟、豆突眼长蝽、豆斑粉象甲、卷叶蛾。油菜
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芽虫等。
防治措施:化学农药按成分分为氯农药、有机汞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砷农药、氨基甲酸脂类
农药和杂环类农药等;按用途分有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产调节剂和杀鼠剂等。
但是,化学农药也带来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及农产品的残毒等副作用。2002年,省政府和农业厅
发文,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合剂在蔬菜、茶叶、水果上使用后,镇域引进了纵卷清、杀虫眯、
好年冬、安果农、灭杀毙、一扫光、幼禾保、农达、灭扫利、速灭威、托布津、多菌灵、多效灵、扑
虱灵、稻温净、三环唑、克瘟散、乐草隆、益农、芐黄农、丁西、丁农、一遍净、乐斯本、灭蝇胺、
护地净、威灵多、保穗宁、安纳赛丹、达科宁、奥绿1号、BT等农药,以确保人畜安全。
南院乡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预测预报,有节制地合理使用农药,实行
优化综合管理,将病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的水平以下,农药的使用量及其副作用减少到
最低限度,达到作物稳产、优质、低本、少公害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物理防治,用盐水、泥水、
石灰水、温汤浸种,汰除病粒、虫瘿和杂草种子;采用冷浸日晒等方法热力消毒和窒息灭菌;滴油或
喷皂液杀虫;点灯诱蛾等。生物防治,“以蛙(鸭)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避开天敌繁
殖高峰期用药,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害能力。农业防治,选择、培育抗病品种;冬季处理稻根、稻草杂
草,针对境内病虫发生特点,逐步淘汰易感品种;改单季晚稻为双季稻,控制螟虫;加强肥水管理,
减少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掌握农药防治策略和推广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67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