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泰顺县文化志
P. 323

·260·                                   泰顺县文化志


                    六、陶二翁信仰



                    陶二翁的俗身是北宋下洪南源人陶仁备。据《分疆录·坛庙》,陶仁备字昌国,排行

               第二,称陶二翁。据传,陶仁备从小英勇,才智超群,13岁就挑盐做买卖养家。18岁从军,
               24岁遇紫阳真人传授七九还魂秘术。其兄仁朝因事与人相争入狱,仁备用神术救出。一天,

               江西洪州、抚州失火,州官大声说,谁有神功能救大火,必奏请朝廷加封职号。话说完,忽
               然一阵暴风骤雨从东南过来,扑灭了大火,云端现一面黑旗,上写“安固陶二郎”。后来一

               查,安固陶二郎就是下洪陶仁备。陶仁备32岁去世。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宋太宗封其
               为为通天猛将南宫福主忠烈圣王。为纪念和颂扬先人功绩,陶氏族人在下洪村村尾水口立庙

               祀之,并在每年的在小暑和大暑之间举行盛大庙会,当地称之为迎神节或禳神节。迎神节活
               动延续三天四夜,包括迎神、巡街、祭祀、福宴等活动。活动的头两天,临近的行政村18个

               点设供品奉祀,以供村民祭祀。游街是其中的重要活动,村民抬着陶二翁、龙王爷、陈夫氏
               等五尊神像,一路敲锣打鼓,旌旗蔽日,热闹非凡。



                    七、蔡六翁信仰



                    蔡六翁的俗身是蔡氏始祖蔡稠。蔡稠出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字泰平,兄弟中排

               行第六,后人称蔡六翁。蔡稠原籍龙泉县锦襜里,曾任武校尉、括州(即处州,今称丽水)
               兵马都监等职。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从龙泉迁居瑞安五十八都壕埪(今泰顺西旸镇

               峡屿村)。据传,蔡稠曾去闾山学法,精通道术,能治病求雨,驱除虎豹,与神灵沟通。宋
               咸平二年(999年)去世后,后人立庙祭祀。今西旸镇、雪溪乡等地有蔡六翁庙,常年香火

               不断。



                    八、何八公信仰



                    何八公的俗身名璘,南宋景宁雁溪人,排行第八,后人称何八公。据传,何八公自幼
               勤读诗书,应试未能如愿,上茅山学法。茅山真君见其志向高远,授以五雷正法。学法回

               来,遇大旱,皇榜诏示找寻祈雨之人。何八公应召立坛焚符,顷刻天降大雨。宋高宗遂封其
               为四十八洲提点使、都监大使通天平水天师、博济侯。其弟名瑞行,人称何九公,见兄长有

               高明法术济世,心生惭愧,立志闾山学法,闾山真君亦授以真传。何九公回来,与何八公一
               起救灾,专为百姓解困。景宁多山,常有猛虎当道,砍柴人、行路人十分恐惧。有司贴出告

               示,悬赏招募捕兽之人。八公应招,施法平了虎患,人人感激。八公去世后,被封为降虎穿
               山福德正神,立庙祭祀。今雅阳沐峰、司前上地、左溪、碑排、竹里等地均有宫庙,最大的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