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6 - 泰顺县文化志
P. 346

第八编 地域文化                                          ·283·


                      周异禾,罗阳人,清同治年间恩贡。

                      周翰,罗阳人,由廪贡捐教,任兰溪训导。
                      陶祖翼,字子诒,由廪贡报教,任仁和学训导。

                      潘廉恕,罗阳人,由廪贡捐教,任景宁教谕。
                      胡希尹,罗阳人,由廪贡捐教,试用训导。

                      李冠英,罗阳人,由廪贡捐教。
                      潘嗣岳,罗阳人,由增贡捐教。

                      周士廉,字介臣,罗阳人,由监生捐巡检,加翰林院孔目衔,分发福建。
                      曾呈琨,字璞生,号璞山,交垟人,清光绪年间恩贡,以书法著称。

                      周恩煦,字晓芙,号晚华,秀涧人,晚清拔贡。详“人物传略”。
                      周恩锜,字季兰,清光绪年间由优廪生中庚子辛丑兼科副贡。

                      林晴帆,号虚庵,仕阳人,晚清岁贡生,任湖北省云梦县令。有诗作遗世。
                      刘锡铤,百丈阳山人,晚清岁贡生,任训导,敕授修职郎。

                      齐凤鸣,字师曾,号仪廷,南山人,晚清恩贡生,例授直隶州州判,工书法。
                      高鸿书,字菊樵,由廪贡捐教,任训导;加捐,任复设教谕。

                      陶骏,字声甫,由廪贡捐教,任复设训导。





                                                 第三章 畲族文化






                                                  第一节 迁徙入泰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畲族散徙至福建、浙江、江

                 西、安徽等省。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的族称。畲,意为刀耕火种。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

                 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县内畲族有蓝、雷、钟、李、吴五姓31支系,另加李姓2支系,
                 吴姓1支系,共34个支系,皆为明末清初从景宁、平阳(包括今苍南)、福安、福鼎、云

                 和、文成(清代属瑞安)等地迁入,其中明末1支,清顺治年间8支、康熙年间20支、乾隆年
                 间6支、其他时间9支。

                      境内畲族中李、吴二姓为特列。清康熙五十年(1711),李文敬从平阳莒溪上村(今苍
                 南)迁彭溪昌基,后裔分布仕阳桥底、彭溪玉塔等地。清康熙年间,李国玉从平阳县华阳牛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