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0 - 泰顺县文化志
P. 410
第九编 文物 ·347·
土楼、雪溪胡氏大院附属文物单体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严山董氏大院分作3
个单体、庵前古民居分作3个单体,部分古窑址因处于珊溪水库底下未做登记),县级文物
保护点54处,尚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1065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整理5万多字的文字材
料和600多张图片,刊印内部资料《瓯南古韵——泰顺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图文选集》一
书。该书对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进行总结和发布。
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县文物部门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该次
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来国内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2013年8月1日
至2013年9月22日,完成全县可移动文物摸底调查。2015年6月,完成全部数据登录工作。翌
年4月至6月,完成并公布国有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按照《第一次
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分类标准(试行)》的要求,对所登录的903件(套)可移动
文物进行分类统计,共计23类:玉石器3件(套),陶器6件(套),瓷器191件(套),铜
器14件(套),金银器1件(套),铁器、其他金属器9件(套),雕塑、造像8件(套),
石器、石刻、砖瓦268件(套),书法、绘画102件(套),玺印符牌5件(套),钱币79件
(套),竹木雕2件(套),家具5件(套),珐琅器2件(套),织绣1件(套),古籍图书
32件(套),武器33件(套),文件、宣传品57件(套),档案文书35件(套),乐器、法
器2件(套),文具1件(套),音像制品1件(套),其他46件(套)。903件(套)文物中,
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9件(套),三级文物51件(套),未定级文物838件(套)。
嗣后,完成《瓯南稽古——泰顺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珍贵文物精选图文集》《泰顺
县国有可移动文物名录》《瓯南文物——泰顺县物质文化遗产》等书稿的修改增订。
二、文物征集
境内文物征集工作始于1959年。当年在全县征集到革命文物1500余件,大部分上送中央
军事博物馆、省博物馆、市博物馆,泰顺县保留500余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文物遭受破坏,馆藏文物被洗劫一空。
1980年,泰顺县重新开始文物征集工作。
1982年10月,县文博馆在三魁镇薛理家征集到明代木偶头像6件。
1983年,筱村区南浦乡孙坪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在旧屋基下距地表0.5米深处,发现一
处元代青瓷窖藏,内有青瓷6件。该6件器物由县文博馆征集收藏,其中的粉青牧牛砚滴、粉
青玉壶春瓶、粉青瓷匜、粉青釉把杯和粉青瓷碟被定为一级文物。
1987年12月,县文博馆在黄桥乡杨山后村徐家俊家征集到明代木偶头2件。
1991年,县文博馆馆藏文物共计521件。
1998年,县文博馆征集到各时期文物9件,其中2件是瓷器即北宋青瓷刻花洗和清代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