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5 - 泰顺县文化志
P. 575

·512·                                   泰顺县文化志





                                                           周京



                    周京(生卒年不详),字古侠,罗阳人,附贡生,加主簿衔。少极迟钝,年十七八后
               豁然悟觉,心明如明镜,书过目成诵,为文下笔立就。性狷而才,有唐诗人孟郊、贾岛之诗

               风。著有《读书随笔》4卷、《巽言录》1卷,诗文若干卷。



                                                          陶化龙



                    陶化龙(1775—1850),又名朝泽,字跃云,又字悦耘,司前人,右庠生。一生颇多
               善举,常以利人为己任。清道光二十年(1840),陶化龙与子孙议定在百念渡潭(也称君

               子潭)头兴建石拱桥,并选择距离桥址7里的左溪开采石料。为方便运石,就在左溪沿岸至
               桥址开辟一条大路,并在大路末端架石平桥一座,取名袭庆桥,耗银900余两。袭庆桥建成

               之后,陶化龙因操劳过度而逝,享年75岁。其子陶琳遵循父嘱,于咸丰五年(1855)率子鹤
               年、鸿年继续营建,同年大桥竣工,化银8000余两,取名回澜桥。然仅历数月,大桥毁于大

               水,陶琳忧疾而逝,终年75岁。同治十年(1871)正月,陶鹤年冒雪跋涉缙云、金华一带取
               经后,将桥址改在水流平缓的百念潭口上侧。为使桥墩坚固,在桥墩下部用生铁水灌浇石

               缝,上部用生铁水加豆酱弥灌。工程尚未过半时陶鹤年英年早逝,时年54岁。其后,体弱多
               病的陶鸿年率子陶骐及侄陶家树等一齐上阵,继续建桥。经过3年的努力,大桥于光绪二年

               (1876)年竣工。除建造乡间道路、袭庆桥、回澜桥外,陶氏一族还在当地和县城做了许多
               有益后代子孙的事,建校士馆就是其中之一。道光二十二年(1842),孙陶鸿年掌教于县义

               学,陶化龙嘱其捐资倡买圣庙周围的田地,在圣庙旧基上建造校土馆。



                                                          潘汝梅



                    潘汝梅(生卒年不详),字燮鼎,号鹤峒,罗阳人,增贡生。少伉爽,有奇气,精击
               技。礼贤好学,好藏书,与青田端木国瑚友善。邑有义举,挺身任之,不辞劳绩。曾主持重

               修罗阳书院。著有《字典全韵》百余卷,未竟而亡。



                                                           陈楚



                    陈楚(1780—1878),号青崖,仕阳人,庠生。与同里林兆雷友善。清道光年间,林
               兆雷创办锦山书塾,聘陈楚为老师,前后近6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门生。73岁生子,89岁抱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