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天台山佛教史》
P. 143

其法嗣倓虚于 1951 年撷取精华编成《谛闲法师遗集》10 册和《谛闲大师语

                           录》4 册,先后由香港华南学佛院刊行于世。被称为中兴天台教观的祖师。
                               (二)谛闲与天台山

                               谛闲一生弘扬天台宗,与天台山有着特殊的因缘。曾多次来天台山讲经

                           和传戒,并发动弟子和信众重修天台山寺宇。

                               民国初年,万年寺因年久倾圮,僧众迫切希望重建。由于谛闲在佛教界
                           威望极高,特请谛闲撰《天台山万年寺重建募缘启》(见《谛公遗述语录·序

                           疏》。启文中写万年寺的光辉历史:


                                   溯昔神僧来游,肇端于晋;禅林蔚起,创始于隋。初锡镇国之名,

                              继建报恩之寺。高人辈出,哲匠踵承。西竺梵僧,留香积之釜;东瀛
                              衲子,开功德之池。他若宋帝赐蟒袍宝盖,明后颁龙藏、紫衣。国宠

                              频加,圣恩优渥。典籍所载,事迹可稽。至今而天台巨刹,其殿宇之

                              雄峻,建筑之庄严,莫若万年也。


                               接着,叙说了此寺至今“墙倾屋圮,香灯息灭,荆棘荒凉”之状,要求
                           “军政贵官,绅商望族,通人达士,贤姆名媛”,前来资助,共襄善举,重兴

                           寺宇,“标胜概于万八峰头,妙好金容;放慈光于三千界内,慧灯高照。”“化

                           工与台岭同春,度生万万;刹土共灵山常住,说法年年”。

                               万年寺原为名刹,荒凉倾圮,令人惋惜;加上谛公德高望重,门下弟子
                           众多。因而这篇妙笔生辉,泻珠流玉的启文传开后,善信捐资助建者,不计

                           其数,寺宇很快得以建成。

                               不久谛闲又为万年寺大雄宝殿作募缘偈道:


                               万心襄成佛殿,庄严净土正因。
                               西方七宝楼阁,皆由此土造成。

                               唯愿见闻随喜,各发广大道心。

                               同将殊胜功德,用酬三有思恩。

                                                   ——《谛公遗述语录·诗偈》
                               同时谛闲还以天台宗“三观”和“四具”的思想,书“答偈”于大殿。

                           偈道:


                                                      法性无真妄,说真妄便起。

                                                      真妄俱假名,了假妄即止。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