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天台山佛教史》
P. 141
不可否认其对净土信仰的普遍认同。因此,中兴天台教观的传灯大师与唱导
摄禅归净的云栖莲池大师,分别就净土圣典作出疏解时,在僧俗两界中都掀
起巨大反响。较为晚起的蕅益智旭曾发表评论说:“云栖和尚着《疏钞》,广
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
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基于此,智旭决定化繁为
简,直指信愿持名念佛,着《佛说阿弥陀经要解》1 卷(简称《弥陀要解》),
自称:“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
智旭在《阿弥陀经要解》中,基于天台思想,不仅判《阿弥陀经》为圆
顿法门,而且对于净土持名一心念佛的事持与理持二说,也作出了不同云栖
的解说。其中最为关键的乃是智旭所理解的一心,即是众生本具当下现前一
念之妄心,而直指信愿持名念佛,则更坚定而明晰地强调了净土往生的信仰
性与实践性,从而把净土信仰的直截性、圆顿性、简易性与普适性推向极致。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