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天台山道教史》
P. 83

第三章            宋元道教





                                     第一节         北宋灵宝派与内丹派高道




                        一、张契真与王茂端


                        北宋初年,天台山隐居着许多灵宝派与内丹派高道。主要的灵宝

                  派高道有张契真、王茂端及其弟子王契真等。

                        张契真(936-1006),北宋初钱塘人。字齐一。自幼父母双亡。《天


                  台山方外志》称他:“性沉默,声利不容于心,惟嗜文,善草隶、弈棋。”

                  年轻时,从上清官胡法师游江浙,上会稽,探禹穴,历缙云,至天台

                  赤城访仙道。当时朱天师居天台山,见到他清骨方瞳,便度为道士,

                  授正一灵宝派箓。后居吴山真圣宫。周世宗显德五年(958),他师从

                  樊大元天师,受授正一盟威灵宝法箓,自此道业更进,名震江浙。北


                  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宋太宗建太一宫,诏天下高道居之。契真

                  居其中。上召见,答对称旨,赐紫衣。后来,宋太宗诏两街道录选优

                  学者刊定道经,契真因学问渊博,得入选。道经编成后,赐号“玄静


                  大师”。他善草隶,手抄经史子集凡 500 余卷。真宗景德三年正月仙逝,

                  寿 71。逝时肢体柔软,而汗淋于面。及火化,得青黑色珠一升多。丞

                  相钱惟演深通道学,见到后对人说:“此珠在佛家称为舍利,在仙经则

                  称仙气所凝。《步虚经》中有‘舍利耀金姿,龙驾剡来迎’句,即指此。”

                  ①


                        王茂端(生卒不详),隐居天台山桐柏,行上清大洞法门。著述有

                  《灵宝教法秘箓》一卷。《天台山方外志》称其:“通真达灵,事验甚

                  著。”时人称为“王灵宝”。茂端还擅长医术。当时太后有疾,百治不


                  愈,宣召茂端入宫诊治,不久病除。帝赐以官爵金帛。茂端固辞不受。


                                                           83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