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天台山道教史》
P. 86
“台岩奇观”诸字。此处原有唐元和十四年(819),台州权刺史柳泌
诗刻。首行题“琼台诗”三字,次行“惣仙刺史柳泌”六字,为七绝
一首。岩畔又有“唐元和十四年岁在己亥九月中书甲子之期”等字。
张无梦属于清修派,居琼台日诵《道德经》、《周易参同契》。他在
所著《学仙辨真诀》中充分表达了他的修炼思想。他据《周易参同契》
的说法修炼内丹,认为至道与天地配合,一气分二仪,二仪判三才,
然后使牝牡相得,气交体合,应变无穷。他还认为《参同契》中说的
金砂,即后世说的铅(金)、汞(水银)。清修派指肾水为阴,内含真
阳,即真铅。心火为阳,内含真阴,即真汞。他反复强调“一气”的
作用。他说:“明剖一气,以法天象地,自有为合于无为者也。岂假他
物成之乎?则知一物变化,而为之牝牡也,为之金水也,为之土木也,
为之性情也,为之龙虎也。虽同出异名,须与类合。如其差谬,不相
涉入矣!”
张无梦认为:“修情合性,则可以归根复朴。”这是他的根本修炼
思想。他举《参同契》中“伏鸡用其子”的比喻,借以比作内丹的雏
形。《参同契》董德宁注:“鸡子喻天地之体象,即浑天说所谓天形如
鸟卵,地居其中,犹壳之裹黄是也。然丹始之法象,其亦如是。盖阴
阳二气,分布独居,未能合一。今修丹者乃以真火烹炼金水,即是元
神擒制精气,如鸡子之混沌,使黑白二气两相符合为一,乃道之比类
而合之也。”(见《学仙辨真诀》)就是这个意思。
张无梦的诗,清新闲逸,自成一格。他的《凝真宫》诗道:“五云
深锁洞门深,跻屐攀萝特地寻。烟霭不藏尘外客,神仙遗下水中金。
喜游汗漫华胥宅,寒忆崆峒重道心。不得方平同一醉,红霞零落我尊
琴。”表达了他隐居修炼的悠闲生活。宋真宗有《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诗,称赞他“惟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沉真”。琼台这样的奇境,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