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天台山道教史》
P. 9
绪 言
天台山山水秀绝,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仙山。《历世真仙体道通
鉴》卷 1 载:“(轩辕)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同书卷 3 又载:
“王君名晋,字子乔;亦名乔,字子晋。周灵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晋
太子也。常好吹笙,作鸾凤之音,声贯行云,响满宫掖。白鹭朱凤,
延颈鼓翼,集而听之,奇禽异鸟,率舞庭砌,以为常也。一日,天台
山浮丘公降授道要,使修石精金光藏景录神之法……子晋升天为右弼,
主领五岳司侍帝宸,号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天台山方外志·神
仙考》则称:天台山有“金台、玉室、瑶花、芝草等物,可以修炼金
丹,故好道之士,皆依栖焉”。
天台山成为道教名山的历史,总的可分为 5 个时期。即:草创时
期、发展兴盛时期、立宗时期、建派时期、由衰转盛时期。
第一,从汉至六朝为草创时期。
据《天台山方外志·神仙考》记载,茅盈与其弟茅固、茅衷修炼
服食、辟谷术,人称“三茅”。后来,茅盈“遏西城王君,告以玉佩金
珰之法,玄迹渺迈,白日神仙,乘飞步虚,越波凌津……并教二弟茅
固、茅衷上道,三神乘鹤,各治茅山。盈与王君俱到赤城玉京洞,莅
司命之任,出入太微,受事太极”。
东汉时期,剡县人刘晨、阮肇,闻天台山为神仙出入之地,特来
天台山采仙草。据《搜神记》载:刘、阮在山采药十三日后,迷失路
途,饥乏至极。在一大溪边,遇二女子,色甚美,邀其至家,食以“胡
麻饭、山羊脯、牛肉”,食毕,饮以酒。“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
婉态殊绝。”留住半年后,刘阮思乡心切,二女遂相送出山,指示还路。
刘阮还乡后,“乡邑零落,已十世矣”。这个传说传开后,历代来访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