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56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韩中天台宗僧众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1989 年 9
           月,韩中佛教文化交流团来天台宗圣地国清寺参访。 1990 年 7 月,韩国中央
           博物馆馆长尹乃铉,崇实大学、人文大学金文经等一行 6 人来天台山考察,并
           进行学术交流。 同年 10 月,韩国佛教天台宗第二代宗正南大忠率访华团一行

           18 人,来国清寺朝拜祖庭,并赠送供具。 1992 年 4 月,韩国天台宗总务院院长
           田云德、宗议会议长尹德山率韩国天台宗佛教文化交流访华团一行 18 人参拜

           祖庭,并提出在八桂峰麓建立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以报祖恩。 此项建议得
           以落实。 纪念堂于 1995 年 6 月建成,建筑庄严典雅。 堂内竖天台智者大师彰

           德碑、高丽义天大觉国师杖履遗墟碑和上月圆觉大师重兴韩国天台宗功德碑。
           南大忠在《天台智者大师彰德碑》碑铭中说:“冥冥海东,化雨沾溉,三千大千,
           光明无碍,猗欤盛哉,日星耀彩,埙篪互应,昭示奕代!”充分表达了韩国天台宗

           学子对于智者大师创宗演教的景仰之心。


                           第三节  在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弘传




                一、在香港的弘传

                香港的佛教传播,最早始于南北朝晋宋时代,那时杯渡禅师在屯门山(今

           青山)建杯渡庵。 到了明代,观音山凌云寺建立,香港的佛学才开始活跃起来。
           民国以来,香港与境内外佛教界交往频繁。 1927 年,宝静大师在香港弘法,先
           后在青山寺、香港讲经会、清凉法苑等处讲《梵网经》《弥陀经疏钞》等,弘扬天

           台和净土,听众多达数千人。 为天台宗在香港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 年末,谛闲的高徒、天台宗巨匠青岛湛山寺倓虚大师和协助倓虚大

           师开拓东北天台宗道场的定西大师(1895-1963)等都来到香港。 倓虚大师偕
           同青岛湛山寺的学僧一同南迁,在香港新界荃湾弘法精舍创办了华南学佛院,
           学院坚持了湛山寺佛学院的僧伽教育精神,一直持续到 1963 年倓虚大师圆寂

           时为止。 定西大师所主持的荃湾东林念佛堂,举办弘法研究社,每日讲授天台
                                                                                       第
                                                                                       一
           三大部和五小部,培育了不少天台宗人才。
                                                                                       辑
                当代香港天台宗大德主要有海仁、觉光和大光等。 海仁居大屿山阿弥陀
                                                                                       台
           林,以天台仪规讲解《法华经》《楞严经》等,门下弟子如云,杰出弟子如慧广、                                        宗
                                                                                       教
           源慧、圣扬、祖印等等,皆散居四方,弘扬天台教法。 大光法师除高悬法幢,讲                                        史


                                                                                     ❙143❙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