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76
始丰溪两岸百姓大都以捕鱼为业。
陈太建七年(575),智者为避金陵的喧嚣,率徒来到天台山静修时,看到
“接江源,连亘海际”长 300 余里的始丰溪,“渔捕簄业,交横塞水。 杀戮既多,
煮炙无算。 夭伤物命,有足悲者”(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
见《国清百录》 卷 4)。 他认为,这也就产生了因果报应:造成“公私去来(船
只)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数”(同上)。 智者以大慈大悲的心怀,发动僧
众“货(卖)衣资什物”,从渔主孔玄达等人处赎买鱼簄(编竹为栅,置溪中以截
鱼之去路而捕取的渔具),同时宣扬放生的功德,使始丰溪“永作放生之池,变
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 他还对放生的善信授三皈依,说大法以结法缘。
当时,从天台至临海郡城,可乘始丰溪的船只通行。 智者常在船上讲经说
法,教导渔民好生去杀,以求福报。 临海内史计诩敬奉佛教,十分支持智者的
工作,太建十三年(581)他请智者讲《金光明经》,“到《流水品》,檀越羊公贺等
闻斯妙句,咸舍簄业,凡五十五所”。 羊公贺、严续祖等簄主还皈依了佛门。 从
此,始丰溪上渔簄消失,成为法池。 鸢飞鱼跃,其乐无穷。 智者特将此事表奏
陈宣帝,称:“雨华满室,答长者之恩;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 斯因植妙行于前
修,播芳风于末代。 福不唐捐,善无虚失!”并请宣帝下敕,将始丰溪至灵江段
永作往生福池,禁断渔猎。 宣帝宣口敕云:“此江若无乌贼珍味,宜依所请,永
为福池。”(同前)于是,台山海曲的始丰溪,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放生池。
陈至德元年(583),陈少帝敕散骑常侍、国子祭酒、著名文学家徐孝克撰
文,为智者创放生池之事立碑颂德。 这是六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一篇骈文,全录
于下:
夫太易无体,吕类所以咸享;太一无名,至人于是设教。 仰观俯
法,远取旁求。 兼三以才,吹万维物。 建官台铉,则五岳作镇;辨方伯
牧,故四渎分流。 辟伊阙,览八纮,凿龙门,陂九泽。 播厥习险,因之
以利民;相生卜洛,树之以君长。 坎之时用大矣哉!
我皇帝作圣作神,乘图御箓,无为无欲,道契汾阳;垂拱垂衣,德
第
隆至治。 辰象真明,管灰合序,方外无虞,海内有截。 被风雅于华戎, 二
辑
盛雍熙于曩代。 巍巍乎,难得而称者也!
古
至如光启法式,敷荣道树;化彰十善,弘济四生。 天台修禅寺智 刹
考
顗禅师,蔬练自居,苦节行矣。 奉扬皇风,总持像季。 禅师俗姓陈氏, 察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