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78
绎种高族,身资瓠蔌。 匪慕分圭,归心染服。
辞彼缘虑,言旋幽谷。 志托松筠,形随乔木。
七觉善诱,五禅清肃。 无远弗届,无思不服。
将军邦宰,肩印销罪。 淑女良夫,民业珍贿。
靡宏十明,宁追百倍? 不见所欲,忘怀无待。
各舍货泉,同成佛海。 泱漭冥蒙,瞻眺唯空。
屏师送雨,列子扬风。 鲲鳞以北,极外之东。
远水衔日,曾波驾蓬。 地上之化,山下之蒙。
泾清渭浊,朝宗会同。 天台维节,林泉掻屑。
顶列三辰,峰危九折。 瀑布高泻,神状姝洁。
响若奔雷,皎如素雪。 隆冬不凝,炎旱无竭。
石桥杳邈,晨晖映彻。 仰止青霄,俯临丹穴。
鸟路云通,人途径绝。 渤澥难通,含情泝沿。
嗷嗷岌岌,万万千千。 鼓鳃掉尾,相望自然。
薛网无挂,任钩不牵。 歌舼静拽,响俎停羶。
行满业大,弘生为最。 断树诚规,翳樊斯诫。
哙参灵鹤,敬康神蔡。 随感明殊,于期轩盖。
嘉会信征,潜腾是赖。 逝矣虞渊,波澜易迁。
高岸深谷,蓬海桑田。 石余几拂,芥尽何年?
大地将陨,须弥洞然。 风倾金际,火及初禅。
猗欤水性,报转常圆。
这篇碑文,四平八稳,用的是“台阁体”,淋漓恣肆,尽铺叙之能事。 表达
了当时“巨海无际,一时清谧;众生无边,同荷安快” 的欢乐心情,在中国佛教
史上极富史料价值。 此碑原立于始丰溪畔,后移置县前五显庙(见《天台山方
外志·碑刻考》)。
碑文中提到的临海内史计尚儿,即计诩。 他曾请智者至郡城讲《金光明
第
经》,并劝簄主“好生去杀”,为将 300 里的始丰溪建成放生的法池,作出重要 二
辑
的贡献。 对此,章安的《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曾有如下的记载:
古
于时计诩临郡请讲《 金光明经》,济物无偏,宝冥出窟,以慈修 刹
考
身,见者欢喜;以慈修口,闻声发心。 善诱殷勤,导达因果。 合境渔人 察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