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45
朱
封
鳌
天
台
集
·
第
一
册
古方广寺(智者坐禅处)
一杯云雾茶。 我们一边品茗,一边凭栏观瀑。 清代袁枚在《 游石梁》 中写:
“(石梁)鳌背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
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山崩落千尺之劳,为群碌石所撞
击,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故古人有联:“冰雪三千丈,
风雷十二时。”称之为“石梁雪瀑”。 宋代诗人陈知柔《题石梁》诗道:“巨石横
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 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 云际楼台深
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 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寺里的法师告诉我们:月夜观瀑另有一番意境。 瀑声山色间,树林秀蔚,
俯观飞瀑喷珠溅玉,烟雾蒸腾。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缭绫》诗中曾有“天台山
上月明前,二十五尺瀑布泉”之句,以缭绫喻石梁飞瀑,直是恰当之极。 旧时中
方广寺有副楹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雾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有色皆空。”法师说,这是一副
妙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清新,表达了禅家月夜观瀑的最高境界。
昙华亭始建年代不详。 南宋丞相贾似道(1213-1275) 曾重建。 建成后,
法照大师(1185-1273)曾作《昙华亭记》,记叙了一桩神异的事:
景定元年(1260)春三月,太傅大丞相鲁国公(贾似道)肃清江面,
正位庙堂。 明年春,缅思旧游,以俸资五万俾万年寺长老妙弘作新昙
华亭,且曰:“宦未达时,尝于斯地有心期,今酬之。”于是,弘谨唯命,督
役趣办,袤延翠飞,视昔尤壮丽。 落成供五百圣僧茶,茶瓯中一一现异
花,犹夫常也。 中现四字,其文曰:“大士应供!”聚观者神之。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