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41
最澄在佛陇得到天台经论之后,日夜攻读,对天台义理钦佩异常。 遂誓愿
成为天台宗的传人,回国弘扬天台。 他恳求道邃授予菩萨三聚大戒。 道邃见
朱 他求法心诚,便在国清寺“庄严道场,奉请诸佛,授予菩萨三聚大戒”。 《传教
封
鳌 大师传》中说:“大唐贞元二十年(804)九月上旬,向天台山。 同月下旬到台州
天
台 天台山国清寺。 时天台山修禅寺僧道邃见求法志,见随喜云:‘弘道在人,人能
集
·
第 弘道,我道兴隆,今当时矣!’邃和上亲开心要,咸决义理,如泻瓶水,似得宝珠
一
册 矣。 为传三学之道,顾求三聚之戒,和上照察丹诚,庄严道场,奉请诸佛,授予
菩萨三聚大戒。”
不久,最澄与弟子义真到台州龙兴寺参学,在极乐净土院遇天台座主道邃
和尚正应邀说法。 二人听毕之后,提出了有关天台教义的“十大疑难”,请求
道邃解答。 据最澄《天台宗未决》(见《续藏经》卷 100,第 807 页)载:“十大疑
难”是:
一、有别教菩萨登二地以上位,回入圆位乎?
二、通教第十地菩萨回入圆教何位?
三、带方便圆教为具四一;
四、造境即中造字训;
五、三乘人住时有优劣否?
六、十乘者未断所知障,亦未满地前利他功德,何等二利菩萨乘
乎?
七、三车四车从来有诤,今天台所传其车数何?
八、天台与华严四车同异;
九、唯识与一心同异;
十、唯识与唯心同异。
这十大问题,是有一定深度的。 但精通天台的道邃大师却能做到言简意
赅,一一予以解答。 特别是第七、第八两道问题,表达天台与华严两宗对“车
数”看法的不同,是学者最感困惑的。 道邃当时是这样解答的:
七、最澄问曰:“三车四车从来有诤。 今天台所传,其传数何?
座主(道邃)答曰:“天台所传,其车数有四,师师相传,此义不谬
也。”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