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53

朱
      封
      鳌
      天
      台
      集
      ·
      第
      一
      册



                                         能仁寺重修之大殿


           宗”有无关系,作者并未交代,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白莲宗与
           本如大师倡导的效庐山慧远专修念佛求生净土的白莲社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

           码事。 白莲宗早在南宋初即已兴起,据《佛祖统纪》卷 47《法运通塞志》记载:
           白莲宗为南宋初茅子元创立。 他“仿台宗出圆融四土图,同修净业,自称白莲

           导师,坐受众拜”。 该宗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食,号白莲菜”。 茅子元曾被
           官府以“事魔”罪流配江州(今江西九江)。 后有小茅阇梨继承子元之教,盛行

           南方。 志磐称其:“所谓四土图者,则窃取台宗格言,附以杂偈,率皆鄙薄言辞;
           晨朝忏者,则撮慈云七忏,别为一本,不识流何行法? 偈吟四句,则有类于樵
           歌;佛念五声,则何关于十念? 号白莲,妄托于祖;称导师,潜同于佛。 假名净

           业,而专为奸秽之行,猥亵不良,何能具道。 嗟夫!”可见从南宋开始,白莲宗即
           已走入了歪门邪道。 至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以后遭禁。 此后与弥勒信仰等

           相混合,称白莲教,成为民间秘密宗教之一。 总之,白莲教与天台、净土教理实
           质上毫不相关。 因此,咸丰年间的白莲寺和能仁寺如果是受白莲教的牵连而

           被清军焚毁,则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
                能仁寺四山环抱,风景优美。 南宋间,诗人谢伋有《同季文游东掖》诗云:

                               两寺从分有白莲,人瞻东掖旧承天。

                               重寻贵主布金地,共饮神僧卓锡泉。
                               阮叔林间携伴侣,支郎衲内许流连。
                               欲迎瑞相还龛去,香火灵山古佛缘。


                诗中说的“神僧”,是指遵式。 他早年居能仁寺修持。 卓锡泉,在寺前 30

    ❙240❙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