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15

从“若复有人以七宝” 下,叹经,先叹能持者,次叹所持法,后明持福深。
           七宝奉四圣,不如持一偈。 法是圣师,能生能养,能成能荣,莫过于法,故人轻、
      朱    法重也。
      封
      鳌         “宿王”下,第二、叹所持法。 又二:初、叹法体,次、叹法用。 “川、流、江、
      天
      台    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者,《无量义》云:“四水譬教,《药草喻》中,一云能雨譬
      集
      ·    说,今更诸水,总一切教。”别举四者,譬乳、酪、生、熟四味教也。 此法华教,譬
      第
      二    醍醐海也。 说穷本地为深,遍一切处为大,纯明佛法,不说余法为咸,最为深
      册
           大,其义如是。
                十宝山,名出《华严》 及众经云云。 土黑铁围,故非是实,十山虽宝,或一

           或二,神龙杂居。 须弥四宝所成,纯天所住。 譬余教说,能依十地、四十心,或
           凡、或贤、或圣,说所依,或俗、或真、或中,是为卑下。 此《法华经》 所说谛理,
           常乐我净,如四宝所成,开示悟入者之所依,是故此义,最为高上。 星月同是阴
           精,俱于夜现,星无亏盈,不及于月。 诸经说权智,不得自在;此经明权即实,实

           即权,盈亏相指,不二而二,如此说权智,胜余教也。 日是阳精,独能破暗。 诸
           经明实智破惑,尚不及即实而权,那得并即权而实? 故知此经明实智,最为第

           一。
                轮王号令,止在四域。 释,齐三十三。 梵号令,总上冠下。                         ①  譬余经说,三
           谛三昧,各不相收,不得自在。 此经所说,以实相入真,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
           王。 实相入俗,一切治生产业,不相违背;实相入中,诸法无非佛法。 文云:“一

           切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其义如是。
                “一切凡夫、四果、支佛第一” 者,此明任运无功用也。 余经要因功用,乃

           得入流,如四果人,因闻思修,方乃得悟,此经明无作四谛,不杂方便,自然流入

           萨婆若海,如大白牛,肥壮多力,其疾如风云云。 “声闻、支佛、菩萨为第一”
           者,此明因第一也。 余经明因,是七方便;今经明因,出方便外,故因第一也。
           “如来第一”者,此明果也,余经明果,近在寂场;此经明果,远指本地,故最第
           一。 “此经能救” 下,叹法用:初叹拔苦用;次十二事,叹与乐用;后结。 皆如
           文。
                从“若人得闻”下,明持经福深,先举全闻经福,次举闻品福。 有格量,有



               ①  轮王:即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印度太古时代。 据说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
           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具国土丰饶,人民安乐。 诸经论
           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 三十三:指三十三天,即忉利天。 六欲天之一。 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须弥山
           顶上,中央的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 梵:指梵天王,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 梵天王名尸弃,深信正
           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



    ❙208❙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