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86
密教之弟子,先选定人、时、处,并准备作法,再授以有缘一尊的仪轨明法。
(三)传法灌顶,又称传教灌顶、付法灌顶、阿阇梨灌顶。 如法修行之人,欲为
朱 人师,或欲得阿阇梨位者,则授以大日如来的仪轨明法。 安然在《观中院撰定
封
鳌 事业灌顶具足支分》 中认为,在三种灌顶中,传法灌顶最为重要。 传法灌顶
①
天
台 又可分为 3 种,即:印法灌顶、事业灌顶和以心灌顶。 ①印法灌顶,又作秘印灌
集
·
第 顶、手印灌顶和离作业灌顶。 指有些弟子“ 诚心殷重,深乐真心行,志求大
三
册 乘”,但因资财短缺,无法整备一切所需,“ 若令一一具求众事,反当于道有
碍”。 对于这样的弟子,“师当深起慈心,观彼心行而摄引之”,可略去诸作业,
授以本尊秘印,行灌顶仪式。 ②事业灌顶,又作作业灌顶、具支灌顶。 弟子于
灌顶 7 日前“诚心礼悔之类”,“师亦于七日以来,为其持诵,秘求感应”,并且
令弟子“办诸供物香华之类”,然后设坛,授以秘印。 此种灌顶规模十分盛大。
③以心灌顶,又称心授灌顶。 用于师与弟子俱成就在三昧耶戒的情况。 即“不
择时,不择方(不择东、南等方位)”,而作心想灌顶。 这是以上师之心传予弟
子之心的灌顶,是在师徒双方共住瑜伽中进行的。
事业灌顶的仪式最为隆重。 据《阿娑缚抄》卷 209-211 记载大略是:设灌
顶道场(又称密坛),分大坛、正觉坛、祖师坛、三昧耶戒坛、护摩坛等五部分。
坛的八方悬八色幡,坛上张设天盖。 道场东面,悬大曼荼罗,佛面向西。 前为
大坛。 若授金刚界灌顶,则在大坛置金刚界曼荼罗 ;若授胎藏界灌顶,则在大
②
坛置胎藏界曼荼罗。 ③
① 见《大正藏》卷 75。
金刚界曼荼罗(金刚界,梵语 rajra-dhātu),表示大日如来的智法身。 又作果曼荼罗、智曼荼罗、西
②
曼荼罗、月轮曼荼罗,系根据《金刚顶经》等所作之图。 日本东密使用自九会形成之九会曼荼罗;台密则使
用成身一会之曼荼罗。 此曼荼罗计收 1461 尊。 九会中,羯磨会(成身会) 图相是:中央画一大圆轮,其中现
出五月轮,在中央月轮中安置大日及四波罗蜜菩萨,而在四方月轮安置四佛及四新近等十六大菩萨。 另画
八供养、四摄、贤劫千佛、外金刚部二十天、四大神等。 金刚界曼荼分为佛部( 理智具足觉道圆满)、金刚部
(智)、宝部(福德)、莲华部(理)、羯磨部(化他作用) 等五部。 大日、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等五佛,
为各部之部主;而大日以外之四佛则自大日亲近之四波罗蜜菩萨出生,故此四菩萨称为佛母。
③ 胎藏界曼荼罗(胎藏界,梵语 arbha-dhātu),表示大日的理法身。 又作因曼荼罗、理荼罗、东曼荼
罗、大悲曼荼罗。 系根据《大日经》之绘图而来。 日本现行之胎藏曼荼罗为十二大院,计容纳 414 尊。 其中
台八叶院图相是:大日位于八叶(八花瓣)莲花中央之花台,东方安置一吉宝幢,南方安置开敷华王,西方为
无量寿,北方为天鼓雷音,东南方为普贤,西南方为文殊,西北方为观世音,东北方为弥勒。 以上,大日表示
法界体现智,四佛表示四智,四菩萨表示四行( 菩萨、福德、智慧、羯磨)。 胎藏界曼荼罗分为佛部、金刚部、
莲华部等三部。 在众生心中则表示粗妄执、细妄执、极细妄执等三妄执实相之大定、大智、大悲等三德。 中
台院及其东西等六院,相当于佛部;北方之观音、地藏二院,相当于莲华部;南方之金刚手、除障盖二院,相当
于金刚部;外金刚部院摄属于三部,而通称为金刚部。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