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95
叉,右手五指置于左手五指之上。 (8) 微钵哩多合掌,又称反叉合掌,即两手
背相合,十指相叉。 (9)毗钵罗哩曵萨多合掌,又称反背互相著合掌,即仰右
手,俯左手,两手背相著。 (10)帝哩曵合掌,又称横柱指合掌,即二手仰掌,仅
二火相著仰之,其余指头稍开散。 (11)阿驮罗合掌,又称覆手向下合掌,即覆
两掌,并二空,仅有两火相著。 (12)阿驮罗合掌,又称覆手合掌,即覆两掌,二
空并接,十指皆向外。
十二合掌各有极深秘的意义。 据称佛菩萨在说法、修持或集会时,按各种
不同的场合、次位而选用。 如一行《大日经疏·密印品》 称:毗卢遮那佛当众
说灌顶仪法后,告诉金刚手将宣说密印。 于是入三昧,作三昧耶印,这时应当
用虚心合掌;而圆仁《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一说到“忿怒军荼利菩萨合掌恭
敬,顶礼尊者”时,则称应当用实心合掌。 两者区别非常明显。 同时,一种契印
还可有多种功用:如上述三昧耶印,既可为诸尊入定的形相;亦可供初修行者
作诸善法时用。 此印契“能除宿障,以净自身,令身净故,外障亦净。 以外障净
故,诸障皆不得入” 。 可见台密对十二合掌的运用,既有严格规定而又灵活
①
多变。
十八契印
十八契印,是台密通用于诸种修法的十八种印相。 又作十八道契印、十八
道。 古来对“十八”的表意有多种说法。 或以十八表示般若之十八空,十八界
表示如来法身之德,或表示金刚界之五佛四菩萨及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
或为金刚界十八会之总行等种种意义。 密宗祖师惠果(746-805)在《十八契
②
印》 中说:“从师获灌顶,既蒙印可已,不久当成就。 弟子具此相方可为传授,
此即如意宝,能成就诸事业。”充分说明十八契印的重要性。
十八契印可分六个部分:一、护身法,即行者除秽净身之法。 有五印:净三
业印、佛部三昧耶印、莲华部三昧耶印、金刚部三昧印、被甲护身印。 二、结界
法,定道场区域,在四方设墙。 有二印,即:地结印、四方结印。 三、道场法,建
立道场庄严。 有二印,即:道场观印、太虚空藏印。 四、劝请法,请入本尊圣众。
有二印,即:宝车辂印、请车辂印。 五、结护法,驱除随魔,坚固道场。 有三印,
第
即:部主印、虚空网印、火院印。 六、供养法,供养本尊圣众。 有三印,即:阏伽 七
辑
印、华座印、普供养印。 其仪轨是:
台
密
① 《大日经疏·密印品》。 探
索
② 见《大正藏》卷 18 第 781 页。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