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171

天台山历代佛道盛况考析                               ①





                1988 年 10 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专家评议组莅临天台,通过认真考察,确

           认天台山的特色为“山水神秀,佛宗道源”。 后经国务院批准,天台山被列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为什么天台山千余年来佛道两教能同时兴起,并行不悖,
           不断发展,历久不衰? 这个问题曾使评议组专家们颇感兴趣,都认为:应当将

           天台山佛道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为此,笔者将
           天台山历代佛道发展情况,以及促成天台山佛道两教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

           因素作一论述。


                                 一、天台山历代佛道盛况


                天台山佛道两教发源于三国末年,至隋唐而大盛。 民国《天台县志·风土

           志》中说:“吾邑以山水擅名域内,隋唐间多为道流、释子所栖,有洞天福地

           说。”天台山之所以能毫无逊色地享有“佛宗道源”之誉,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主要在中原一带活动,南方僧徒和
           寺院很少。 直至六朝,中原战乱,僧徒向南流徙,江南佛教才兴盛起来。 值得
           注意的是,天台山却早在东汉三国时期,便有了寺院和僧人活动。 据康熙《天

           台县志》记载:

                    资福寺 旧名清化,赤乌二年(239)建。 宋治平二年(1066)改兴
                                                                                       第
                化。 隆兴(1163-1164)初。 改资福寺。           ②                                   十
                                                                                       辑
                可见资福寺是我国南方最早的寺院之一,比佛教圣地五台山建寺的时间
                                                                                       台
                                                                                       山
                                                                                       旅
                                                                                       游
               ①  本文刊于 1994 年南京博物院主编的《东南文化》双月刊(第 2 期)。                                 文
                                                                                       化
               ②  康熙《天台县志》卷十一《寺观》。
                                                                                     ❙163❙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